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廣西要聞

師生共慶“三月三” 校園變身大舞台

2025年03月31日10:05 | 來源:廣西日報
小字號

在廣西藝術學院,身著民族服飾的機甲與學生同台走秀。記者羅丹攝

今年“三月三”不一樣,全廣西都有新看頭。在廣西三月三來臨之際,連日來,從高校到中小學再到幼兒園,一場場獨具特色的“民俗狂歡”在校園內上演。

雲端接力,山歌對唱新玩法。連日來,多所高校、中小學、幼兒園通過短視頻傳播、新編山歌對唱等形式,讓山歌對唱秀出活力范、時代范。3月26日,河池市金城江區實驗小學攜手香港德萃學校、百色市那坡縣城廂鎮第二小學,以線上聯動的方式,進行雲端對話,三地青少年跨越山海,同唱山歌,共話民族文化。3月25日,南寧市邕寧區江灣路小學一場別開生面的“人機對歌”活動引發關注,“老師扮演‘四大才子’對陣AI機器人”的創意視頻經廣西雲-廣西日報有關視頻號播出后迅速破圈,播放量短時間破50萬次。近日,廣西日報教育部還推出了“三月三探校丨路人對歌挑戰,你敢接嗎?”新媒體策劃產品,獲多所高校師生關注與參與,相關視頻在社交平台引發接力熱潮。

載歌載舞,校園變身大舞台。3月27日,在北海市銀海區實驗幼兒園,身著民族服飾的萌娃們化身成“小阿牛哥”和“小劉三姐”,歡快地跳起竹竿舞、唱響山歌,互動瞬間將歡樂的氛圍拉滿﹔3月26日,融水苗族自治縣苗家小鎮小學全體師生在歡快的蘆笙聲中,手拉手圍成一個象征各族人民緊緊團結在一起的同心圓,精神昂揚地跳起團結舞﹔3月24日,百色學院的師生們相聚而歌,歡快的歌聲與躍動的舞步,吸引了外國留學生的加入,校園“最炫民族風”更有“國際范”。

科技賦能,激活傳統新表達。3月26日,南寧市邕寧區直屬機關保育院引入智能機器人與萌娃們對唱山歌、共同舞蹈,童趣十足﹔3月27日,在玉林市玉州區大北小學的民族文化民俗活動中,自帶“光環”的7位特殊的朋友成為了全場焦點——機器人與機器狗聯袂表演民族舞蹈,瞬間燃爆全場﹔3月27日,在廣西藝術學院舉辦的“三月三”主題活動中,身著民族服飾的機甲率先登場,其結合了酷炫的賽博朋克風與民族服飾元素,與學生同台表演的節目更是吸睛無數。

沉浸體驗,文化浸潤揚自信。校園內,場景式、游戲化、競技類等沉浸式民俗體驗活動接二連三,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盡情體驗多彩民族文化。穿戴絢麗多彩的服飾,來一場大展民族之美的走秀,自信展示民族文化的多元融合﹔制作漆扇、畫風箏、繪銅鼓等傳統民俗活動,在實踐中體驗民族傳統技藝的魅力﹔配合默契的背簍接繡球、驚心動魄的踩高蹺等趣味運動精彩紛呈、妙趣橫生,孩子們全身心投入感受民族體育項目的獨特之處﹔共享五色糯米飯、艾葉糍粑等民族特色美味,並在美食背后的故事分享中添上文化滋味。

據悉,3月31日至4月28日,全區教育系統將開展2025年廣西三月三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主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筑中國夢邊疆情”。其間,每所學校開展1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展示活動,每所學校校領導開展1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報告,每個班級召開1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班會,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開展1次民族文化傳承展示或主題研學實踐等節日活動,引導師生參加1次當地的節慶活動﹔小學低年級和幼兒園可結合學齡特點,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關繪本閱讀活動。 (記者 羅琦)

(責編:龐冠華、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