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玉州區創新傳承三月三文化 科技賦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5年03月29日09:47 |
小字號

2025年廣西三月三期間,玉林市玉州區教育系統以“非遺+科技賦能”雙輪驅動,組織全區各中小學開展近百場主題活動,推動民族文化在校園煥發時代生機,各校師生、家長沉浸式體驗民族團結教育新范式。

非遺扎根:童趣實踐傳承文化基因

幼兒園以“沉浸體驗”播撒文化種子。仁東中心幼兒園開展民俗巡游、非遺工坊,師生共品壯鄉風情﹔玉城幼兒園、第三實驗幼兒園打造山歌游園會,在趣味互動中增強認同﹔實驗幼兒園開設“非遺小掌櫃”市集,通過扎染義賣感悟合作精神。小學則深挖文化精髓,第五實驗小學融合中草藥與民族智慧,設置針灸體驗、紫蘇美食工坊,推拿中醫藥文化﹔東環小學以“鬰式非遺”為特色,千人竹竿舞聯動民俗、簸箕畫創作,民族非遺技藝集市﹔古定中心小學通過民族團結思政課、民風民俗交流會厚植文化認同。

科技破圈:AI激活傳統新表達

前沿科技為文化傳承注入活力。萬秀小學虛擬“AI劉三姐”與學子即興對歌,語音識別技術讓山歌煥發科幻魅力﹔大北小學通過AI機器人和老師同台跳舞,開展科普秀活動,引導青少年感受民族文化魅力,激發科學探索興趣,促進民族團結與科技素養雙提升。

全域育人:共繪民族團結同心圓

各中小學幼兒園梯度推進文化傳承,名山初中精彩的歌舞表演與傳統競技比賽,第一實驗初中開展民族團結“三月三”活動,開展主題班會、拔河,竹竿舞,文藝表演等活動﹔第一實驗小學各年級開展區域特色活動,包含山歌對唱、竹竿舞、拋繡球、時裝秀、篝火舞和民族舞等活動﹔第六實驗小學打造民族市集,組織趣味民族游戲、制作非遺拓印、漆扇、香囊縫制,學生化身“非遺小匠人”﹔直屬機關第三幼兒園通過畫銅鼓、制作銀飾,品嘗民族美食、體驗迎客酒、跳竹竿舞、身著傳統民族服裝,佩戴銀飾走秀、全園齊唱共舞《廣西尼的呀》、趕圩等活動。

從AI山歌到草藥工坊,玉州區以教育創新實現民族文化“雙創”轉化。當科技翅膀載動文化基因,當實踐課堂連通古今智慧,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正為民族團結注入持久生命力。(陳勇昌、江舒瑜、李榮)

來源:玉州區委宣傳部

(責編:龐冠華、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