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向海通道建設助力海洋經濟發展

人民網南寧3月27日電 (記者王勇)3月27日上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廣西新聞發布廳舉行“以實干實績實效推動廣西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三場),介紹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廣西海洋強區建設有關情況。據發布會介紹,欽州是西部陸海新通道上的重要節點城市,海洋交通運輸、海洋裝備制造等產業發展潛力突出,近年來,海洋經濟已成為欽州向海圖強的重要藍色引擎。
向海通道建設彰顯陸海樞紐優勢。平陸運河經濟帶欽州段先導工程項目全面啟動。龍門大橋建成通車。欽州港已建成萬噸級以上泊位47個,集裝箱航線73條。2024年,海鐵聯運班列開行突破1萬列,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2億噸,集裝箱吞吐量近700萬標箱,躋身全國沿海集裝箱港口前10強、全球前30強。高效便捷的向海通道,為區域交流互動、海洋經濟發展提供了便利交通條件和比較成本優勢。
海洋漁業加速轉型升級。設施漁業發展態勢強勁,陸基圓形池、抗風浪浮筏等設施漁業養殖面積達1.2億平方米。精深加工企業大量涌現,例如秀鮮、一蚝、深海富蚝等民營企業,不斷拓展大蚝產業鏈。品牌塑造取得突破,“欽州大蚝”第六次入圍中國區域品牌百強榜,入選農業農村部2024年精品品牌名單。
海洋工程裝備和船舶工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海工裝備方面,引進中船、遠景、錦峰、亨通等企業,涵蓋海上風電塔筒、葉片、風機、電纜等全產業鏈制造,欽州已具備生產制造全球最大直徑海上風電單樁的能力,行業年產值超50億元。船舶方面,2024年廣西造船工業史上首艘萬噸級滾裝貨船交船下水,兩艘執法船、兩艘集裝箱船交付並順利下水,造船行業年產值約18億元。
海洋生態產業取得突破。2024年,欽州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全國首個“聯合國海洋十年—加速海洋空間規劃在西太地區實施示范區”,孔雀灣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入選自然資源部2024年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典型案例﹔完成2022年海洋生態修復項目建設,完成廣西首宗大蚝碳匯交易,推動海洋生態“產業化”。
下一步,欽州市將立足“實干為要、創新為魂,用業績說話、讓人民評價”的鮮明導向,積極申報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高質量完成廣西向海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海洋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加快推進建設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高品質生活的濱海運河城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