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熒光守護”照亮夜間平安出行路

![]() |
交警在日常巡邏過程中為群眾張貼反光貼。桂林市公安局供圖 |
近年來,電動自行車和三輪電動車已成為群眾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然而由此引發的道路安全隱患也日益凸顯,尤其是在夜間出行時,由於車輛燈光亮度不足和安全防護措施不完善,各類交通事故時有發生。
交通安全無小事。自2024年5月起,針對桂林市獨特的地形特點、夜間車輛辨識度低以及群眾安全意識薄弱等情況,桂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推出了“熒光守護”交通安全創新實踐。該行動構建了“車輛+道路+設施”三位一體的防護體系,有效解決了夜間行車“看不見、難發現”的痛點,實現了交通事故預防的全鏈條管理閉環,為山區城市夜間出行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自‘熒光守護’行動開展以來,我市涉及電動自行車、三輪車的夜間交通事故同比下降了11.4%,國省道事故死亡人數減少了8.89%,群眾夜間出行更加安全。”桂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事故處理大隊大隊長張碧劍說。
“這個反光貼真是便民利民的好舉措,對我們夜間安全駕駛電動車非常有幫助。”“感謝桂林交警,有了這個反光貼,我夜間騎車時感覺安全多了。”活動現場,市民們紛紛為桂林交警的“熒光守護”行動點贊。
2024年12月中旬,桂林交警部門在市中心廣場開展了“熒光守護”暨“被看見、才安全”活動,免費為市民的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等車輛粘貼反光標識。活動現場,一塊塊熒光黃的反光標識被陸續粘貼在電動自行車和快遞三輪車上,標識上印有“被看見 才安全”的字樣,粘貼在車輛的尾部、側面或前部等醒目位置。這些反光貼能在夜間通過燈光反射,使同向或對向車輛的駕駛員及時感知,大大提升了夜間行車的安全性。
據了解,這些高亮反光標識採用醒目的熒光黃色,具有遠距離反光和穿透霧霾的特性。車輛粘貼反光標識后,在夜間光線不足的情況下,能讓過往機動車駕駛人更容易發現,有效避免撞車、追尾等交通事故的發生,為市民出行增添了一份安全保障。自活動開展以來,桂林交警部門通過“七進”活動,結合日常巡邏、糾違等,累計為市民張貼了128萬張高亮度熒光反光貼。
如果說在電動自行車上粘貼熒光反光貼是“主動發光”,那麼在道路上設置反光設施的“被動發光”方式則進一步提升了群眾夜間行車的安全性。
桂林交警部門在全市范圍內完成了復雜道路中央隔離設施的反光貼設置,形成了連續的視認性防護帶,提升了車輛及道路設施的夜間可視性。同時,還採用了“三色分區警示系統”,在彎道處設置藍綠漸變反光帶提示減速,橋梁路段安裝紅色警示燈帶,臨崖臨水區域鋪設熒光防護欄。這些措施有效將夜間行車視認距離平均延長了40米,駕駛員反應時間縮短了1.2秒。截至目前,桂林交警部門已在全市范圍內的道路中心護欄立柱上雙向貼反光膜標簽5萬張,在車流量較大的路段設置太陽能主動發光道釘258個,市區主要路口路段上安裝太陽能警示燈136組。
據悉,2025年以來,全市夜間交通事故發生率和死亡人數在2024年分別下降1.83%、31.58%的基礎上,分別再下降5.6%、19.23%﹔全市道路交通亡人事故數和死亡人數在2024年下降了24.64%、27.78%的基礎上,分別再下降19.23%、17.31%。一組組連年下降的數據背后,離不開“熒光守護”行動的持續開展。(吳建林、龍景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