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行業

中國大唐產業筑夢工程“五個一”舉措增添大化鄉村全面振興新動能

2025年02月21日10:36 | 來源:桂冠電力
小字號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大唐)堅定扛起中央定點幫扶政治責任和使命任務,在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簡稱大化縣)實施“三扶三真,五位一體”大唐特色幫扶體系,累計投入1.05億元無償幫扶資金,其中產業幫扶資金3800萬元,因地制宜推進產業幫扶“筑夢工程”,幫助大化縣產業轉型升級,優質發展,確保群眾穩定增收。

打造一座“小院”,賦能百屯千戶庭院經濟示范發展

大化縣“科技小院”是中國大唐在教育部指導下,聯合中國農業大學,在大化縣丹桂村共建的新時代聯農帶農助農工作平台,是推動“企校政”科技力量協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標志性項目。經過1年多的實踐和研究,“科技小院”確定了以七百弄山羊提純復壯、蜜蜂養殖技術革新、食用菌廢棄物飼料化為研究核心,觀賞草種植等技術推廣應用的“3+1”發展方向,為大化縣農業現代化發展、壯大庭院經濟打開了新的突破口。

科技小院成立以來已開展專題調研和科學實踐30余次,累計進行23次專業指導與現場服務,培訓鄉村振興帶頭人、農村技術能人、致富帶頭人等1000多人次,成為大化縣培養高素質農民的重要平台,備受地方群眾歡迎和各級政府的充分肯定。2024年大化縣累計創建庭院經濟示范村81個、示范屯532個、示范安置區4個、示范戶3283戶,年產值達1.73億元,戶均增收超2500元,增長8.6%,工作經驗入選國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典型經驗。

提供一份保障,推進產業就業協同聯動促增收

產業連著就業,就業事關民生,都是群眾穩定增收的重要支撐。

“以前,我在廣州工作。看到家門口企業招聘工人,就想到家門口就業,既能照顧家庭,還有穩定收入,我就辭職回來了。”廣西唐優防護科技有限公司縫紉工唐秀珍感慨地說。

廣西唐優防護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大唐以系統單位工作服生產“訂單”為保障,幫扶引進的大化縣首個高科技防護服、工作服生產“專精特新”企業,也是中國大唐產業幫扶示范項目,項目首期投資1010萬元,總投資3000萬元。工廠由中國大唐提供訂單式保障,優普泰(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出資建設,大化縣政府提供全方位支持,設置有來料檢驗、裁剪、車縫、后道、品質檢驗、倉儲入庫等工種,可提供就業崗位300個。

“大化縣服裝生產供應鏈、物流運輸還不完善。工廠起步階段的生產和市場銷售成本比較高。中國大唐的生產訂單讓我們渡過了難關。現在我們還要投入2套智能化吊挂系統,增加產能產量,讓更多的脫貧群眾和易地搬遷群眾到廠裡工作。”工廠負責人滿懷信心地說。為解決工廠起步階段面臨的挑戰,中國大唐統一調度西南片區所屬企業的工作服生產訂單向大化縣傾斜,支持引進企業站穩腳跟,健康發展。2024年廣西唐優防護科技有限公司累計生產中國大唐各類工作服8.5萬套/件。隨著產值產能的逐漸攀升,越來越多易地搬遷群眾來到工廠裡工作。現在工廠有員工76人,車間工人最高工資6850元,平均工資3500元,高於大化縣平均工資水平,確保了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近三年來,中國大唐累計出資80萬元開展大唐筑夢就業幫扶行動,舉辦電工、焊工、保育員、育嬰員技能培訓班、致富帶頭人能力素質提升培訓、出資支持脫貧戶勞動力參加叉車作業、貨物堆碼和轉移等技能培訓,提升群眾自主就業和外出就業能力。組織群眾參加“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服務月”“金秋招聘月”等勞務用工服務活動,累計幫助1719名群眾獲得勞務輸出就業崗位。

中國大唐以“訂單式”保障為大化縣引進的“專精特新”企業——廣西唐優防護科技有限公司。

鍛造一支隊伍,鋪就瑤鄉山村強村富民之路

大化縣北景鎮板蘭村、安蘭村是中國大唐的定點幫扶村,是脫貧攻堅期的深度貧困村。在中國大唐幫扶下,板蘭村、安蘭村在2019年提前脫貧摘帽。

兩村脫貧摘帽后,中國大唐堅持幫扶力度不減,駐村隊伍不撤,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壓茬完成駐村第一書記、隊員輪換、挂職干部輪回,並增派一名優秀干部挂職縣發改局副局長,進一步增強幫扶力量。在村裡,3任第一書記接續帶領瑤鄉群眾建設美麗家園,走出了一條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強到富的產業富民之路。

“咱們村就要有自己的發電站啦!”板蘭村的群眾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奔走相告。2022年4月,中國大唐援建板蘭村屋頂700千瓦光伏發電項目順利實現全容量並網發電,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首個村級大型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項目。電站採取“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使板蘭村委及板蘭小學日常用電自給自足,其發電收入作為集體收益將分配至板蘭村、安蘭村村集體。板蘭村屋頂光伏電站投入運行以來,累計發電153萬千瓦時,創造村集體收入64.2萬元,成為村民眼中的綠色聚寶盆。2024年,板蘭村村集體經濟進入大化縣前三名。

“今年,中國大唐又幫扶15萬元新建這個養殖場。新養殖場建成后,養殖規模會超過1萬羽,經濟收入將突破100萬元。”正在建設新養殖車間的板蘭村村民譚朝敏感激地說。這是中國大唐支持譚朝敏建設的第4個鴿子養殖場。譚朝敏不僅帶動周邊6戶村民發展鴿子養殖,還給村集體經濟帶來增收。

在發展富民產業實踐中,中國大唐持續推進“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幫扶建設龍著漁業陸基養魚、食用菌室內養殖基地建設等項目,幫助企業、群眾獲得穩定收益。2024年又投入1498萬元幫扶資金,在大化實施大化百花蜜產業項目、常吉水面光伏景觀亮化項目、黑豬育肥基地、大化七百弄山羊繁育基地和七百弄雞庭院經濟等項目,大力發展土豬、山羊、七百弄雞等產業。有力鞏固提升特色產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為大化鄉村振興強根固基。

中國大唐派駐安蘭村第一書記朱新宇(右二)指導群眾進行蜂蜜產品包裝。

奉獻一片真情,幫銷幫扶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消費幫扶對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助力鄉村產業提質增效、激發農村地區振興發展內生動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2021以來,中國大唐在大化縣累計採購和幫助銷售大化縣農產品5000萬元,幫助農產品拓銷路、提銷量、強品質、樹品牌,極大地激發了龍頭企業、種養殖大戶和脫貧群眾發展產業的信心。

真情真意,傾力幫銷。中國大唐始終堅持工會福利採購、職工食堂採購大化縣農產品力度不減,“線上+線下”推動產品展銷。線上,積極參與“央企消費幫扶迎新春活動”“央企消費幫扶興農周”,發揮合作電商“本來生活”線上銷售優勢,平台累計銷售大化縣農產品940萬元,上架農產品184款。線下,舉辦迎新春“幸福加油站”活動暨鄉村振興助農產品品鑒會。邀請農產品龍頭企業參加國資委在湖北、貴州舉辦的央企消費幫扶行動,免費提供銷售櫃台,制作宣傳海報,與銷售企業共同推銷大化縣“土特產”。在東博會中國大唐館專門設立消費幫扶產品展位,面向國際展銷優質農產品,全方位打通農產品的出村進城路。

強技礪能,提質創牌。中國大唐邀請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技術團隊和專家赴大化縣調研指導,定期舉辦宣講培訓活動提高農民科技素養。鄉村振興以來累計為大化縣培訓鄉村振興干部、鄉村振興帶頭人、農民電商等農業現代化“新農人”3100余人次,有效帶動當地電商新業態創新發展、助力產業振興。通過引入品牌創建團隊,建設全產業鏈標准示范基地等措施,助力打造大化七百弄雞、大化大頭魚、白玉薯等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打造“桂字號”品牌大化矩陣,為鄉村振興事業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大唐在東博會上設立消費幫扶專櫃展銷大化農產品。

高舉一面旗幟,黨建引領畫出鄉村振興同心圓

中國大唐深刻認識到做好“三農”工作,要“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治理優勢和治理效能,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中國大唐廣西區內企業黨委與大化縣16個鄉鎮黨委結對共建開展黨建幫扶。將“紅帆領航 卓越大唐”黨建品牌創建工作與地方基層黨建“五基三化”行動相結合,形成政企黨建“聯合體”,每年出資金80萬元,開展組織聯建、隊伍聯培、活動聯抓、項目聯推、實事聯辦活動。

“黨建工作,要體現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體現在讓群眾過上更好生活上。”板蘭村駐村第一書記劉羽說。駐地企業岩灘公司運用“黨建引領+”載體,幫扶板蘭村黨支部採用“以工代賑”形式組織村裡5個有技術的村民自建排污管延伸至山下的污水池,切實為20多戶群眾解決生活污水的排放問題,又能增加村民收入。

“我每天獲得工錢200元,整個工程做下來,有四五千元收入,太感謝大唐的幫扶了。”村民羅玉金說。

中國大唐不斷強化黨旗領航,深化企地融合,與地方少數民族群眾共同鑄牢“石榴籽”精神。定點幫扶大化縣以來,駐地企業大化電廠、岩灘公司每年參加布努瑤“祝著節”慶祝活動,在大化縣、板蘭村共同開展特色農產品產銷、非遺展演、民族傳統體育競技等活動,參賽人數從往年的100多人提升到2024年的近300人,祝著節活動逐漸成為瑤族文化的品牌名片。

此外,中國大唐以迎接“五一”勞動節、新中國成立75周年等節慶為契機,聯合地方師生演出民族特色節目、制作民族團結宣傳MV、舉辦“中國大唐·民族團結杯”氣排球促進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用文化惠民浸潤滋養民族團結之花,凝聚了鄉村全面振興的強大合力。

中國大唐桂冠電力與大化縣北景鎮人民政府開展“同心聚力促發展,追求卓越爭先鋒”黨建聯建活動。

2025年,中國大唐將在大化縣深入實施定點幫扶“升級版”舉措,發揮能源企業優勢,大力發展“板下經濟”,積極推動農光互補、漁光互補,開展工業旅游幫扶試點,積極探索“產業結構轉型+集體經濟發展+群眾持續增收”模式,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實現共同富裕。(黃陽/文 黃嘉標、朱新宇、周鵬/圖)

(責編:李敏軍、龐冠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