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人民日報看壯鄉

廣西:堅持實干為要 打造高水平開放發展強引擎

2024年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交出亮眼成績單

2025年02月20日08:4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202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交出亮麗答卷:通道重大項目完成投資879.7億元,北部灣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900萬標箱,海鐵聯運班列年開行量突破1萬列,南寧吳圩國際機場國際貨郵吞吐量完成10.8萬噸,全年“8、9、10、11”四大目標任務基本完成,通道運行質量效益穩步提升,逐步成為帶動西部地區開發開放的強勁引擎。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要素保障不斷強化

廣西制定印發《廣西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2024年工作要點》《廣西貫徹落實國家〈2024年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工作要點〉工作方案》等系列工作方案,明確全年通道建設重點任務﹔出台《廣西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不斷完善規劃設計。

強化要素保障,拓寬融資渠道。廣西加強財政金融政策聯動,統籌財政資金約458.58億元支持港口、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物流發展,在加大財政投入的同時,注重暢通社會融資渠道,支持通道建設。

推動重大項目建設 互聯互通水平穩步提升

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陸運河是珠江—西江流域連接北部灣港的億噸級水運交通大動脈,項目已累計開挖土石方超2.6億立方米,佔工程總量的84.5%。同時,廣西謀劃推進平陸運河經濟帶規劃建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規劃產業布局,為平陸運河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預留運河運力空間。

打通堵點、接通斷點,通道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建設,“陸海空數”一體化互聯互通網絡加快構建。

港航設施能力不斷提升,北海港鐵山港西港區石頭埠作業區19號泊位工程、北海港鐵山港20萬噸級航道工程(外海至啄羅作業區段)開工建設,北海港鐵山港石頭埠作業區8號9號泊位工程主體已基本完工。

骨干運輸網絡加快完善,黃桶至百色鐵路、崇左至憑祥鐵路等項目加快建設,欽州東至欽州港鐵路增建二線工程開工建設。南寧吳圩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二跑道)、南寧吳圩國際機場T3航站區及配套設施工程等穩步推進。

物流樞紐功能不斷增強,西部陸海新通道北海、欽州聯運中心正式開通運營,防城港聯運中心開工建設,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南寧國際鐵路港加快建設。

深挖貨源開拓市場 物流規模快速增長

2024年12月26日,北部灣港欽州港—越南海防港直航航線開通,進一步優化織密北部灣港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直航精品航線網絡。

此外,廣西攜手重慶市共同支持開行北部灣港至新加坡港“天天班”航線,班輪航線由原來的每周2班增至每周3班。

隨著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樞紐功能的不斷提升,海鐵聯運班列運行的提質加速,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規模保持快速增長。

2024年,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新增樂山北、畢節東等13個站點,線路覆蓋中西部18個省份、73個市、157站,集裝箱運量超50萬標箱。北部灣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900萬標箱,同比增長12.4%,連續8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構筑國際貿易“高速路”,中越跨境班列越發受市場青睞。2024年,中越跨境班列(經憑祥口岸)累計開行2264列,同比增長71%,其中廣西南寧—越南河內跨境集裝箱班列累計開行768列,同比增長556%。

隨著南寧吳圩國際機場“雙樞紐”建設的深入推進,南寧國際航空物流通道的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當前,南寧機場已開通17條國際定期貨運航線,覆蓋東盟10個國家的17個城市,2024年,南寧機場國際貨郵吞吐量完成10.8萬噸,同比增長23.3%。

持續深化改革開放 通道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為實現通道物流從“通”到“暢”、由“捷”到“惠”的躍升,廣西始終堅持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發展。

面對多式聯運銜接不暢問題,廣西堅持以改革為動力,大幅提升海鐵聯運轉運效率。如今,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與欽州港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的物理、數據流通渠道成功打通,初步實現“信息系統、作業區域、海關監管、生產調度、業務營銷”的一體化,綜合作業效率提升約30%,實現港口海鐵聯運高效聯通和資源利用最大化。

在憑祥,中越友誼關—友誼智慧口岸加快建設,中方段綜合查驗平台、集裝箱接駁區等硬件設施、場站信息系統等軟件項目基本建成,IGV車輛、大型自動化吊裝設備等關鍵設備生產配置到位,中方段已基本建成。

為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南寧海關持續推進“船邊直提”“抵港直裝”等通關改革,持續落實“先放后檢”等優化大宗礦產品和原油檢驗監管模式,2024年完成“先放后檢”礦產品監管6312.2萬噸,壓縮關區全流程檢查作業通關時長27.4%。

加強共建共享 省際協商合作扎實推進

2024年11月13日,西部陸海新通道省際協商合作聯席會議第四次會議在重慶召開,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省(區、市)、國家有關部委、央企等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共同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建言獻策。

“13+2”省(區、市)共同簽署《區塊鏈賦能數字陸海新通道合作框架協議》,完善通道運行評估體系,推進物流單証標准化、數字化,提高物流組織效率。

陝西、青海、海南、雲南4省出資入股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區域綜合運營平台,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股東由13個增至17個,實現西部陸海新通道“13+2”省(區、市)全覆蓋。

廣西、重慶、貴州簽訂《共同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氫走廊”合作備忘錄》,以西部陸海新通道“氫走廊”重慶—貴州—廣西線路為試點,帶動氫能源上下游產業加快形成,助力西部陸海新通道綠色發展。

錨定目標再出發 實干篤行創未來

西部陸海新通道讓貨物跨越山海、用服務聯通世界,正加速成為一條具有澎湃動能的國際經濟走廊,成為內暢外聯的開放通道、發展通道和戰略通道。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明確的“西部陸海新通道基本建成”之年,廣西將錨定“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戰略任務,精准施策,積極攜手通道沿線省份,為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持續貢獻力量。

數據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2月20日第11版)

(責編:陳麗冰、陳露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