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廣西要聞

過年做豆腐 鄉親都想富

2025年01月30日09:10 | 來源:廣西日報
小字號

1月28日一大早,在鹿寨縣鹿寨鎮大良村山柏屯,韋家院子就熱鬧了起來。

院裡架著幾口大鍋,地上放著數十個大小不一的桶。開始做豆腐了,20多名村民有說有笑,有的刷鍋,有的磨豆漿,有的燒火。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在裊裊炊煙中譜成鄉村歡樂的新春樂曲。

“這幾天我家裡最熱鬧,鄉親們早早就過來做豆腐。我每年都提前把院子和做豆腐的設備,收拾得干干淨淨。”韋女士說,她和丈夫年輕時就做豆腐,家裡裝備最齊全。因此,村民大多到她家來做豆腐。

當天第一個到韋家院子的,是63歲的陸女士。陸女士說,自從她小時候記事起,過年時村裡家家戶戶都做豆腐,因為“豆腐豆腐”就是“都富都富”的諧音。如今,陸女士做了奶奶,家中的“豆腐情結”也傳給了兒孫。

先到先做成。陸女士的豆腐做好了,她對后來的村民說道:“來,大家一起來吃豆腐花。”她盛了幾碗豆腐花,送給大伙品嘗。6歲的小孫女早就等不及了,一上桌就吃了一大口。豆腐花燙嘴,小孫女立即吐了出來,一邊嚷著一邊吐舌頭哈氣,旁邊的村民都忍俊不禁。

人們忙碌著,韋女士也不閑著,指導一些還不熟練的村民:“不難的,豆子泡好,就磨漿,然后煮豆漿,再沖濾豆漿,最后壓豆腐。一步一步來。”

按著這些步驟做,等到揭開紗布,潔白鮮嫩的豆腐就成了。

“過去生活條件艱苦,豆腐是過年時才有的美味,吃上豆腐就意味著過年了。”村裡老人說,豆腐不僅是一種美食,更是一種年味,承載著美好的回憶。

現在,生活越來越好,過年時雞鴨魚肉都有,但大家依然保留做豆腐的習俗。“雖然在市場上能買到豆腐,但我們還是堅持自己做,就是為了讓家裡有年味,讓孩子們記住家鄉的味道。”陸女士說。

一處小小的院子,一處余味悠長的煙火人間,一群熱愛生活的鄉村人,這正是溫暖祥和的鄉村年味風景。(記者 覃偉立 通訊員 廖茂榮)

(責編:陳麗冰、陳露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