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廣西要聞

精准服務,為靈活就業開拓廣闊市場

——南寧市多措並舉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保駕護航

2025年01月17日09:20 | 來源:南寧日報
小字號

“就業廣西·萬事通達”江南區商圈就業服務站暨南寧市江南區零工市場助力用人單位招工和求職者就業。

南寧市舉辦各類職業技能大賽,幫助靈活就業人員掌握一技之長,提高就業能力。圖為2024年8月,南寧老友粉產業首屆職業技能大賽。

在2025年廣西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啟動儀式暨空中招聘會上,工作人員通過直播向求職者推介崗位。

  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穩則民心安。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就業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人選擇靈活就業。當前,南寧市為靈活就業者提供了哪些服務?如何落實落細系列保障政策?連日來,記者走訪各地零工市場和有關部門,了解南寧市幫助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情況。

  零工市場助力高質量就業

  時間靈活、收入不錯、酬勞結算快……近年來,伴隨著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的不斷發展,就業方式、勞動關系也衍生出新形態,大量時間自由、靈活性強的崗位不斷涌現。

  市場對零工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傳統的零工市場已不能滿足群眾就業需求,建設新型零工市場勢在必行、正當其時。

  為了促進靈活就業市場供需動態匹配,2024年11月,馬山縣人力資源市場(數字化零工市場)揭牌運行,整合縣城零工市場、鄉鎮11個就業服務站和10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156個村級就業服務專窗,構建縣、鄉、村三級就業服務網格,實現就業服務全面覆蓋,激活零工經濟“一池春水”。

  返鄉務工人員韋秋雨就是馬山縣零工市場的受益者。“以前找活隻能在路口等,看到有雇主經過,大家蜂擁而上﹔現在有了‘零工驛站’,找活更規范,我們不僅能做兼職,還能照顧小孩,感覺日子很有奔頭!”韋秋雨笑著說。

  “馬山縣目前提供的零工種類大致分為農業、超市零售、醫院護理、建筑4大類,各鄉鎮皆設立就業服務站。發布用工信息前,工作人員會到企業進行探企探崗拍攝,將企業的工作環境、薪資待遇和報酬等相關信息通過短視頻的形式呈現在求職者面前。”馬山縣零工市場指導老師葛安倩介紹,2024年以來,馬山縣零工市場已服務群眾1.37萬人次,登記企業500余家,幫助460多名靈活就業人員實現就業。

  招工信息如潮水,隻有實現崗位與人選精准匹配,才能進一步提高就業率。為此,南寧開發“廣西南寧零工市場”小程序,企業入駐前需要填寫資質、信用、經營等相關信息,求職者則填寫應聘崗位、薪資需求等。企業和求職者一旦發生勞動糾紛,小程序還能提供維權指導、勞動仲裁申請流程咨詢等服務。小程序自運行以來,登記注冊的企業和商戶達1198家,注冊求職者1.24萬人,企業發布2.19萬個次崗位、求職者投遞簡歷2.08萬份。

  零工市場作為靈活就業的重要平台,在促進經濟發展、穩定就業形勢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024年5月,廣西人社部門印發通知,明確將零工市場納入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成為廣西人力資源市場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目前,南寧市已建成10個零工市場,為7.79萬人次求職者提供登記求職、職業指導等就業服務。一個個“小而精”的零工市場紛紛出現,為穩定首府就業形勢、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了有力支撐。

  技能變現拓寬就業路

  隨著我國經濟轉型、社會專業分工越來越細,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然而,不少靈活就業人員沒有一技之長,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並不強。

  靈活就業是吸納就業的重要“蓄水池”,以低成本提高職業技能水平快速實現技能變現,是靈活就業者關注的重點。為此,南寧市將提升勞動者就業技能作為促進勞動者就業的關鍵,將傳統技能培訓與零工市場需求匹配,讓零工市場變身“技能學校”。

  “南寧市將零工市場、就業服務站納入高質量充分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整體謀劃,形成‘大數據+鐵腳板’線上線下一體化就業服務新機制,全方位打造15分鐘就業服務圈,讓企業和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職業指導、技能培訓等一攬子就業服務。”南寧市勞動就業服務管理中心主任莫富雄說。

  2024年11月3日,位於我市江南萬達廣場前的廣西首個商圈就業服務站——“就業廣西·萬事通達”江南區商圈就業服務站暨南寧市江南區零工市場(以下簡稱江南區商圈就業服務站)正式啟用,將就業服務站與規范化的零工市場相結合,助力用人單位招工和求職者就業。

  “每個周日,我們都會邀請資深職業指導專家在站內免費提供創業就業咨詢服務,還根據靈活就業人員‘點單’需求,聯合技能培訓學校常態化開展家政、美發等職業技能培訓,拓寬靈活就業人員就業發展渠道。此外,人社部門每月開展一次就業幫扶活動,每季度組織一次招聘會,為求職者提供貼心的公共就業服務。”江南區商圈就業服務站站長梁晶晶告訴記者,服務站揭牌以來,已為256家企業發布招聘信息,發布崗位821個,求職登記1216人,求職成功123人次,開展職業指導312人次。

  從“零”到“靈”,南寧不僅在就業服務上下功夫,還積極舉辦各類技能大賽,為靈活就業者搭建展示風採的舞台。

  2024年8月,南寧市舉辦南寧老友粉產業首屆職業技能大賽,100多名老友粉烹調高手同台競技,他們當中既有企業員工、院校師生,也有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此次大賽不僅是一場技能比拼,更提供了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提升了我的專業技能和行業認知。”獲得大賽優勝獎的黃龍海告訴記者,靈活就業對職業技能的要求比較高,特別是實踐性技能,一定要經得起市場檢驗。“收獲大賽獎項,也會讓我更容易獲得發展機會和行業認可。”黃龍海說。

  自身素質硬起來,職業道路才會越走越寬。南寧市人社部門支持鼓勵培訓機構開展職業技能培訓,2024年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2.08萬人次,涉及49家培訓機構﹔舉辦各類職業技能大賽11次,幫助靈活就業人員掌握一技之長,提高就業能力。

  加大保障力度提升就業民生“溫度”

  “上班時間自由”“工種靈活,可以做好幾份工作”……對不少人而言,靈活就業有一定吸引力,但就業人員權益保障問題也一直備受關注。

  針對靈活就業群體存在抗風險能力弱、缺乏社會保障等問題,近年來,南寧市不斷完善社會保障政策,如對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繳納社會保險費,給予一定數額的補貼﹔給予創業補貼和創業培訓補貼,提供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等。

  此外,靈活就業人員既可以選擇以個人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也可以選擇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南寧市還依托零工市場、就業服務站,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社保信息查詢、參保繳費証明打印、社保卡申辦等近百項人社業務。

  南寧市積極探索多部門聯動化解勞動糾紛,主動對接司法、法院等部門,聚焦靈活就業人員勞動糾紛化解,構建解紛“協同鏈”“聯盟鏈”。2021年,南寧市在全國率先為靈活就業人員建立勞務報酬聯合調處機制,同年成立全國首個靈活就業人員合法權益保障聯動化解中心,以司法確認調解協議書的方式快速解決拖欠靈活就業人員勞務報酬的問題,為靈活就業人員“免訴訟、免排期、免費用”快速解決勞務報酬案件。在高校、工地、零工市場等設立工作站,受理靈活就業人員、在校學生等群體勞務糾紛,打造集法律咨詢、多元調解、保障婦女權益於一體的“一站式”工地項目法律服務窗口﹔到城區零工市場、友愛立交橋底等靈活就業人員聚集地開展法治宣傳、勞動權益維護普及活動,借力各基層特色化糾紛化解平台,匯聚多部門力量將糾紛化解在基層,確保各行各業勞動者“權有所護、勞有所得”。機制建立以來,共辦理司法確認案件2724件,涉及勞動者2724人,涉及金額4960.32萬元。

  下一步,南寧市將繼續落實好靈活就業人員就業補貼政策,深入開展“10+N”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加密組織招聘活動,為靈活就業人員和用工企業搭建供需對接平台。進一步健全完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在全市建設打造一批家(街、廠、村)門口及商圈就業服務站,加大零工市場建設力度,完善服務功能。建設南寧市就業數字平台,為靈活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持續提供便民、快捷、高效的就業服務。健全培訓措施,引導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提升技能水平,提高就業競爭力。(記者余秋蘭/文 黃紅錦/圖)

(責編:龐冠華、李敏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