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靖西市吞盤鄉:探索“人大 + ”模式 助力鄉村振興提質增效

2024年12月20日10:59 |
小字號

為進一步發揮好人大在鄉村振興中的示范引領和監督促進作用,靖西市吞盤鄉人大以釘釘子精神探索推進“人大+”模式,聚焦民生實事、產業發展、鄉村環境升級等方面,推動人大工作與鄉村振興互融互促,為鄉村振興增光添彩。

聚焦民生實事項目,探索“人大+項目督導”模式。吞盤鄉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民生事項“監督員”的作用,建立人大代表跟蹤督導項目制度,以“督”促“實”,以小切口服務大民生,有力有序推動民生實事項目落地見效。針對2024年吞盤鄉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票決產生的2項民生實事項目,鄉人大強化“選、決、督”三字工作法,多次組織轄區內人大代表實地查看,問進度、建諍言,全過程跟蹤督導項目建設進度,力促民生實事項目“花開有果”。截至今年6月底,票決產生的2項民生實事項目已全部竣工,完成投資約123.91萬元,惠及群眾426戶1827人,有效解決了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

聚焦群眾增收致富,探索“人大+產業振興”模式。吞盤鄉多次組織轄區內的4個人大代表聯絡站前往7個村街肉牛養殖場、弄乃村百香果產業園等地開展實地調研﹔通過“走、看、聽、評”方式,鄉人大從產業規劃、發展模式、市場銷路、經濟效益等多個方面,對產業發展情況進行全方位、多角度了解,為產業增效、集體增資、群眾增收獻計獻策。目前,全鄉已成功打造2大百香果產業園,種植百香果面積800余畝,新種油茶面積3010畝﹔建設肉牛養殖場7個,村街集體經濟養殖肉牛、母牛、牛犢總數達到255頭﹔9個村街集體經濟總收入達283.6萬余元,同比增長67.85%,村均收入30余萬元,實現以“點”突破、以“線”帶動、以“面”覆蓋,使全鄉產業發展的“造血”功能不斷強化,切實達到了高效能履職助農增收。

聚焦鄉村環境升級,探索“人大+美麗宜居”模式。吞盤鄉人大一直將助推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履職切入點和著力點,“潔”盡全力,讓鄉村人居環境提“顏”增“質”。鄉人大多次組織開展“人居環境”專題視察活動,為村容村貌提升、生活垃圾治理等出謀劃策,助力鄉村人居環境治理成效“久久為功”。代表們還充分發揮先鋒模范引領帶動作用,帶頭整治“三邊一內”,對路邊、溝邊、田邊和室內進行環境大清理大整治,加快推動鄉村環境從干淨整潔向美麗宜居邁進,不斷提升鄉村“顏值”與“氣質”。

聚焦民情民意收集,探索“人大+服務”模式。吞盤鄉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堅持“民呼我為”,聽民聲、察民情、集民意、聚民智,解民憂,讓“民聲”落地有聲。今年以來,鄉人大已組織開展2次大接訪活動,現場解決或記錄轉交相關部門解決群眾提出的問題共計20件﹔組織40余名人大代表進行大走訪、大排查、大整改,為困難群眾辦實事、解難題30個,將群眾的“問題清單”變成代表的“履職清單”,提升了群眾的認可度,形成了“有事找代表”的工作格局。

凝心聚力風帆勁,一枝一葉總關情。下一步,吞盤鄉將繼續探索推進“人大+”模式,以“雁陣效應”賦能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實現“新躍升”。(農美婧)

來源:靖西市吞盤鄉人民政府

(責編:周雨樂、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