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米粉:向千億產業邁進
對於“老桂林”而言,打開一天的正確方式是一碗冒著熱氣的米粉。雪白順滑的粉,有嚼勁的牛肉和鍋燒,脆香的黃豆粒,拌上回味無窮的鹵水,落胃的瞬間,同時撫慰了桂林人的嘴和心。
近年來,桂林米粉產業實現高速發展,行業全產業鏈年總產值超100億元。隨著桂林米粉進入“桂林經典”榜單,現在,桂林人瞄准更大的目標:把桂林米粉打造成為千億級大產業。
桂林人對桂林米粉,堪稱“傾城之愛”。桂林米粉產業發展促進會的調研數據顯示,每天市區堂食店消費的米粉在50萬碗左右。桂林人對米粉愛得深沉,其起源於秦代。據考証,秦始皇征戰南越,在修建靈渠時,北方士兵對南方飲食不習慣,軍中伙夫為解決這個問題,將大米磨成粉,制作成面條狀的食物,從而創造了桂林米粉,並配以草藥熬制的鹵水,既好吃又能治病。這一觀點得到米粉業界人士普遍認可。
悠久的歷史、良好的品質,讓桂林米粉成為桂林最重要的美食文化名片。2011年,桂林市成功注冊“桂林米粉地理標志証明商標”。2021年,桂林米粉制作工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在今年桂林公布的第一批“桂林經典”名錄中,桂林米粉榜上有名。
小碗馬肉粉。人民網記者 嚴立政攝
在桂林市七星區的空明西路,一家叫“花橋榮記”的米粉店裝修復古,格外養眼。在店裡可以吃到桂林米粉傳統老四樣:經典鹵菜粉、原湯肉沫粉、香辣牛腩粉、小碗馬肉粉。尤其是小碗馬肉米粉,一推出來,就賣爆了。記者在店裡看到,每一份馬肉米粉有10小碗,有馬肉、鵪鶉蛋、香菜等佐料,擺盤精致。記者細細品嘗,湯汁清澈而不油膩,搭配滑嫩爽口米粉,一口下去十分美味。
花橋榮記有關負責人介紹,桂林的小碗馬肉米粉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和獨特風味的傳統美食。它起源於清代,曾經在桂林非常流行,在抗戰時期尤其興盛。小碗馬肉米粉的特點是使用特制的小碗盛裝,每碗通常隻有一兩根米粉,搭配著鹵制或臘制的馬肉。
在疊彩區聖隆路西側的一排門面裡,每隔20—30米,就有1家米粉店,共有4家。佳靜米粉店是其中之一。
這家店新開不久,由於價格實惠、味道好,迅速吸引許多食客。老板娘蘇運弟是陽朔人,1992年初中畢業后,她先后在桂林市區多家米粉店打工,逐漸掌握了鹵水熬制秘方。2015年,她與丈夫到深圳開了一家桂林米粉店。“在深圳賣桂林米粉,按‘碗’計算,‘小碗’10元一碗。生意好的時候,一天毛利有3000—4000元。”她說。
在桂林,多數米粉店都是類似佳靜米粉店這樣的“夫妻店”“姐妹店”。米粉店解決了大量群眾的就業問題,還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牌影響力,擴大了就業渠道。桂林米粉不僅僅是一種食物,它還承載著桂林城的歷史與文化。走在桂林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米粉店的身影,它們或簡陋或精致,但無一不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對於桂林人來說,一碗米粉就是一天的開始,也是生活的日常。而對於游客而言,品嘗一碗地道的桂林米粉,則是了解這座城市最直接、最生動的方式。
為推動桂林米粉產業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桂林市委、市政府作出“將桂林米粉打造成為世界聞名、永續發展、永葆魅力的‘桂林經典’品牌”的決策部署。截至目前,桂林米粉堂食店已有8000多家,包括連鎖店400余家,年銷售額約45億元,加工型企業約100家,行業全產業鏈年總產值超100億元。其中,規上工業企業10家,年工業產值約10億元。
下一步,桂林將立足桂林米粉的文化、歷史、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從細處著手,適應市場需求,瞄准“標准化、連鎖化、產業化、國際化、數字化”五大發展方向,實施“強二產帶一產促三產”的全產業鏈發展路徑,全力推動桂林米粉產業轉型升級。(徐瑩波 沈泉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