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大新縣五山鄉:“雙語”服務架起民族團結進步連心橋 

2024年12月11日11:07 |
小字號

今年以來,崇左市大新縣五山鄉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基層發展的各個領域,積極探索提升壯漢“雙語”服務,在提高行政服務水平的同時架起了民族團結進步“連心橋”。

“雙語”宣講走好政策落地“最先一步路”。五山鄉堅持民生政策要在鄉村“落地開花”的原則,在認真研究轄區內少數民族佔比、群眾日常交流語言的基礎上,組建“雙語”宣講隊深入54個村屯的田間地頭、村頭院落,通過“壯語+漢語”的模式開展黨的創新理論、產業發展、民生保障等惠農惠民政策宣傳90多場次,開展科普、反詐騙等知識普及10場次。此外,五山鄉還通過錄制平安法治、森林防火等“雙語”宣傳音頻視頻等方式,利用鄉村大喇叭、微信群等平台開展宣傳教育,解決了鄉村少數民族黨員、群眾難學難懂等問題,有效推進了少數民族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雙語”窗口做好便民服務“關鍵一環節”。五山鄉從少數民族群眾個性化需求出發推出“雙語”窗口,通過搭建“小窗口”辦好群眾的大事、貼心事。五山鄉充分發掘和發揮本地少數民族干部資源優勢,安排30多名業務能力強、熟悉政策、服務態度好,又熟悉壯語交流的業務骨干到社保、民政、農業、退役軍人等窗口開展雙語政務服務,暢通少數民族群眾訴求渠道,為需要通過壯語交流的群眾提供政策解讀、業務辦理等“一窗式”暖心服務,並通過定期組織開展“雙語”服務培訓提升窗口人員綜合服務質量。今年以來,五山鄉各服務窗口接待群眾進行政策咨詢、業務辦理1萬余人次,進一步提升了群眾滿意度。

“雙語”調解打通鄉村治理“最后一公裡”。五山鄉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多元高效的矛盾糾紛化解方式。針對轄區內少數民族習俗特性組建矛盾糾紛調解隊伍和法律明白人隊伍,對涉及少數民族群眾的鄰裡、農田水利、婚姻等矛盾糾紛主動承擔調解任務,將法律法規與地方習俗融合,用“民族話”“民間理”拉近距離、化解矛盾糾紛。今年以來,累計調解各類矛盾糾紛39件,調解成功率高達94.87%,進一步提升了鄉村治理能力,提高了少數民族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劉國雨)

來源:大新縣委宣傳部

(責編:陳燕、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