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江南區那洪街道:把代表聯絡站打造成群眾“幸福驛站”

2024年10月10日16:39 |
小字號

走進南寧市江南區那洪街道那洪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和基層立法聯系點(以下簡稱那洪片區站點),一張小方桌、一排書架,簡約而溫馨,這是該站點打破傳統、拉近人大代表與群眾距離、增強群眾歸屬感的舉措。

近年來,那洪街道人大工委持續完善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健全民意表達平台,打造新時代人大代表履職平台+“鄰裡中心”,充分發揮各級人大代表作用,讓群眾切實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邊,使小站點成為宣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窗口、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有力載體。密切聯系群眾的“直通車”共同為孩子們的成長和發展貢獻力量。

晌午,那洪片區站點隔壁的“長者食堂”正值就餐高峰。食堂裡,人大代表和社區的老年群眾一邊愉快用餐,一邊聊家長裡短,在這一來一回的閑聊中,群眾的意見得到有效收集。

今年年初,在街道人大代表的建議和推動下,社區“長者食堂”正式開業。食堂以日間照料中心為依托,實施“餐飲企業參與助餐配餐服務模式”,與有資質的餐飲機構合作建設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務運營站點。這一“聯手”舉措,打造了集助餐、休閑、康養於一體的養老綜合體,既滿足了轄區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又打造了一個民情民意傳達的“直通車”。

“社區‘長者食堂’的飯菜很適合老年人,價格實惠,大家還能在一起聊天,感覺非常好。”那洪街道居民蘭慶光連連稱贊,希望在人大代表的推動下,江南區能多開設“長者食堂”,方便轄區更多的老年人就餐。

“街道的人大代表經常來跟我們聊天,詢問社區治理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反映的很多問題都得到了解決或改善。”居民謝翠瓊表示,前不久她還反映,希望“長者食堂”能開通就餐卡業務,方便不會使用手機的老年人用餐。

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應有之義。

那洪街道人大工委堅持人大代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創新“人大代表履職平台+鄰裡中心”建設理念,以聯系選民、服務選民、暢通訴求為抓手,為代表履職、踐行基層民主提供優質、溫馨、舒適的履職平台。

“我們堅持由人大代表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和街道辦事處的負責人,通過開展人大代表接待選民日活動、民情溝通會等形式,‘零距離’傾聽民意,根據群眾普遍關注和集中反映的問題,充分整合社區‘長者食堂’、衛生服務中心、社區大課堂等功能,提升完善‘站點+鄰裡中心’服務內容,不斷拓展站點功能,滿足群眾的不同需求。”那洪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站長盧瑞玲說。

人大代表在人大代表工作室接待選民群眾。

促進民族團結的“黏合劑”

共同為孩子們的成長和發展貢獻力量。作為多民族互嵌式社區,那洪街道沛鴻社區的“石榴紅”會客廳成為人大代表和社區居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陣地。讀書、下棋、唱歌、跳舞,人大代表與居民一起共建美好家園,共享發展成果。

居民楊和忠來自多民族家庭,每逢節假日,他都會邀請親朋好友到家裡做客,品嘗特色美食。不僅如此,楊和忠還很熱衷和社區的各民族居民一起分享快樂。“每當社區在‘石榴紅’會客廳開展活動,我都積極參加,各民族群眾聚集在一起,友好交流,生活在這麼一個團結和諧的大家庭中,我感到很幸福。”楊和忠說。

那洪街道沛鴻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歐倩瑜介紹,那洪片區站點依托“石榴紅”會客廳,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民族傳統文化活動,如“三月三”民族團結書畫展、非遺手工藝培訓課、民族團結故事分享會等,有效促進了社區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理念深入人心。

近年來,那洪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將聯絡站各項工作納入街道“1號貼心人”的大黨建工作體系,在實踐中優化“融”的路徑,在工作上完善“融”的機制,擴大人大“朋友圈”、組建“辦事群”,實現功能“疊加”、資源共享,“集成化”開展人大工作。

那洪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副站長張麗瓊告訴記者,近年來,聯絡站大力推進“黨員+人大代表+網格員”隊伍建設,在公租房申請、社保辦理、居住登記、就學就醫、安全教育、志願服務等方面為轄區群眾提供貼心服務,讓代表為民服務更精准、解決問題更高效。“代表常在、群眾常來、實事常辦,這是站點人大代表履職的新常態,我們用務實管用的舉措來推動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基層、人大工作延伸到基層。”張麗瓊說。

解決群眾難題的“助推器”人大代表聯絡站是人大工作的基礎單元,老百姓關心的大事小情都能在這裡溝通交流。

近日,在那洪街道古思村,由江南區人大代表建議並推動的古思村人飲工程項目已經進入最后的收尾調試階段。“今年,在人大代表的推動下,古思村兩個為民辦實事項目均已落地實施,其中道路路基工程已完成建設﹔農村人飲工程的水井周邊基礎硬化工作和淨水設備主體安裝工作均已完成,工程師正在進行設備調試。調試好后,村民可以隨時喝上放心水。”江南區那洪街道古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再吉說。

為徹底解決古思村群眾用水問題,那洪街道人大工委充分發揮那洪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平台作用,組織人大代表有針對性地開展調研督查、聽取相關工作報告,督促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倒排工期,合力打通前期勘測、資金落實、招投標、項目建設等各個環節的堵點難點,全力保障古思村人飲工程項目順利推進。

江南區人大代表玉翠娟介紹,為推動為民辦實事項目落實落地,那洪片區站點組織人大代表多次對古思村這兩項為民辦實事項目開展調研,並發揮人大代表的監督職能,協調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為民辦實事項目如期、高質量完成。

為此,古思村村民紛紛為人大代表點贊。江南區那洪街道古思村村民盧秋英說:“很期待飲水工程完工后,我們能用上干淨衛生的水。”

那洪街道人大工委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以提升一個站點建設、強化兩種工作模式、創建三大建設路徑為抓手,讓全過程人民民主在那洪街道“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江南區那洪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韋秋玲表示,將立足基層人大職能定位,充分發揮代表聯絡站宣傳站、民意窗、連心橋、監督崗、大課堂“五大功能”作用,通過人大代表把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訴求反映上來,助推有關部門精准高效辦理,切實增進民生福祉。

來源:南寧市融媒體中心

(責編:陳麗冰、李敏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