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社會法制

欽州市三宣堂社區: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 織密平安防護網

2024年08月20日15:49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三宣堂社區地處欽州歷史文化街區核心區,因轄區內近代民族英雄劉永福故居——三宣堂而得名。轄區面積0.65平方公裡,總人口3017戶8879人,管轄14個居民小組,有民族英雄劉永福故居、蘇廷有舊居、佔鰲巷歷史文化街區等景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人文氣息濃郁。

近年來,三宣堂社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落實維護社會穩定責任制,以“三紅”網格治理模式為抓手,注重強基固本,創建智慧社區,打造“五老五就近”“好街坊議事會”“家長學校”等特色工作品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提升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強一個中心,夯實平安基礎

社區綜治中心與黨群服務中心融合建設,發揮整合社會治理資源、創新社會治理方式的重要平台作用,整合警務、司法、禁毒等力量,打造成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群眾接待、公共法律服務、網格化服務管理等多功能一體化平台,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實現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百姓解憂隻進“一扇門”。開發“欽點即到”基層社會治理系統,接入雪亮工程、綜治視聯網,採用“視頻巡邏+網上推送+部門響應”模式,實現對矛盾糾紛、治安安全隱患的及時研判管控。

整合“三紅”資源,織密平安防護網

一是面對轄區人口流動大、網格不夠密實等問題,貫徹落實《欽州市全面推進網格化服務管理實施方案》,優化網格架構,設置6個“紅網格”,配備6名網格長,2名專職網格員,15名兼職網格員,通過定職責、定機制、搭平台、聚合力,將6個包保單位92名黨員編入網格,協助採集核實網格基本信息、動態信息以及群眾服務需求信息,做好重點人員管理工作,排查、化解、協助處置各類矛盾糾紛或其他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隱患,做到提戶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保社區一方平安。二是組建9支“紅馬褂”志願服務隊,推行“群眾點單、社區派單、紅馬褂接單”模式,構建以黨組織為核心、群眾為主體、五級聯動、社會多方參與共建共享的社區治理工作格局,將“全社會參與、全鏈條服務、全方位保障”的常態化志願服務機制融入社區治理,實現群眾有需求、網格有響應、服務零距離。三是打造網格“紅景點”,挖掘劉永福英雄文化和牛圩坡革命烈士陵園紅色文化,利用春節、元宵、廣西“三月三”、端午等節假日開展中華傳統文化活動為契機,融入掃黑除惡、反詐等宣傳,增強群眾愛國意識、法治意識和防范能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營造參與網格治理的氛圍。

匯聚五支力量,防范風險隱患

立足預防,依托綜治中心平台,匯聚各方力量,排查防范風險隱患,把矛盾糾紛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包保單位黨員按照“社區吹哨、部門報到”要求深入社區開展風險隱患排查﹔“紅騎手”(快遞員、外賣員、滴滴司機)充分利用流動性、機動性大的特點及時收集反饋治安隱患信息﹔發揮“五老”(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老干部)德高望重的優勢,做好居民群眾鄰裡糾紛調處﹔“巾幗力量”著力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三官一律”利用法律手段解決專業性、行業性社會糾紛。2023年以來,共化解鄰裡、婚戀、家庭等矛盾糾紛13起,化解成功率達100%,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矛盾不上交”。

善用多種方式,提升治理效能

立足調解,靈活運用現場調解、背靠背調解、公開調解、聯合調解、訴前調解、線上調解等方式,扎實高效化解矛盾糾紛。三宣堂社區“訴源+訪源”雙源治理工作站與欽南法院搭建“公共法律服務平台”,打造雙源治理線上、線下並行的工作新格局。通過採取多種方式化解糾紛,轄區內訴訟案件由2021年的17件降至2023年僅為2件,實現萬人成訟率低於萬分之二,涉訴信訪案件零發生。(黃素明 唐貴斌)

(責編:陳麗冰、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