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橫州市南鄉鎮人大:探索“高音喇叭+基層治理”新模式

2024年08月16日09:20 |
小字號

“親愛的家長及廣大人民群眾,珍愛生命,謹防溺水。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國家的未來,孩子在沒有監護人在場的情況下,不可私自在池塘、河邊、水庫等危險區域游泳、戲水、玩耍……”伴隨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橫州市南鄉鎮竹蓮村委各村屯的高音喇叭從空中傳來,村民們開啟了全新的一天。

高音喇叭響徹天空的背后,是南鄉鎮人大主席團積極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和人大代表的建言獻策的結果,也是南鄉鎮人大代表探索基層治理的新模式,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平時村民都各自忙自己的生產,要想集中開個會,地點和時間都難以統一,就算給村民一個個通知,也都要挨個打電話或上門通知,這很費時費力。”在高義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開展的“混合編組、多級聯動、履職為民”主題活動和民情溝通會中,為打通宣傳、組織、引導和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參會人大代表和群眾代表討論,提出關於《在每個自然村或村小組屯安裝高音喇叭的建議》。

南鄉鎮人大主席團收到建議后,積極組織相關人員到實地開展調研工作,了解到竹蓮村委下轄9個自然村約5600人,是南鄉鎮脫貧村之一,村裡大部分年輕人外出務工,出現“空心村”和“老少婦”留守現象。“我們老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電腦,了解新消息的渠道十分有限,村裡的各種大事小情,大部分是通過宣傳欄上的宣傳海報或者與人聊天中得知。”在走訪村干部、經聯社主任和村民后,鎮人大就需求和意見、建議進行了梳理,形成聯絡站重點建議,上報上級部門,並使用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專項資金為竹蓮村委9個自然村安裝10套高音喇叭和文化娛樂設備,實現自然村全覆蓋、天天響。

為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監督職能作用,南鄉鎮人大主席團還安排1名相關領域的人大代表全程參與整個高音喇叭安裝、調試和驗收過程,督促其做到有開展、有進展、有回音、有著落。同時在安裝過程中,人大代表考慮到有雷雨大風、有短時強雷擊的天氣,要求施工方為高音喇叭裝上避雷針。

“我們充分利用廣播系統能單獨控制的功能,在廣播時間的確定上,因地制宜,靈活運用,各村不定時播放,盡量做到不擾民,使高音喇叭充分得到利用。”南鄉鎮人大主席黃永麗說,盡管現在手機、電腦盛行,但高音喇叭依然是現代網絡所不能替代的,用最鄉土、最直白的語言,第一時間將最新民生政策、天氣預警、防溺水、安全生產、反詐宣傳、文化娛樂等知識、內容傳送到村裡村外、送到村民耳畔。高音喇叭不僅成為傳播黨的聲音的“擴音器”、發布信息的“新渠道”,也是基層治理的新方式,貼近百姓、貼近生活,也更有溫度,宣傳氛圍更濃厚。(蒙玉春)

來源:橫州市南鄉鎮人大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