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城:打造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品牌 厚植青年人才成長沃土

今年以來,羅城縣堅持黨建帶團建,以爭創全國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示范縣區為契機,打造“智行羅城”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品牌,搭建青年大學生了解家鄉、服務家鄉平台,引領廣大青年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
組織青年大學生開展“強國復興有我”青春宣講。
建好“聯絡站”,暢通返鄉渠道。加強統籌謀劃,羅城團縣委在暑期前一個月籌備“智行羅城”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系列活動,組織成員單位專題研究部署,結合青年大學生就業創業需求,向全縣機關事業單位征集政務實踐、公益服務、鄉村振興、文化宣傳等方面社會實踐崗位244個,吸引215名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通過“羅城共青團”公眾號等方式,及時發布實踐信息,向青年大學生推送家鄉資訊、實踐動態等內容,營造出火熱實踐的濃厚氛圍﹔加強與各實踐單位相關負責人對接,組織開展崗前培訓,明確社會實踐工作流程、時間節點、崗位職責、購買保險、簽訂協議、工作紀律等細節,落實食宿、辦公、醫療等方面保障,讓廣大青年大學生安心安業﹔建立青年人才聯系群,提供實踐指導、就業創業、學業深造等信息,更好地凝聚服務廣大青年。
組織青年大學生參加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
搭好“連心橋”,厚植家鄉情懷。“我感受到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我看到城區建設煥然一新、產業發展蒸蒸日上、教育事業碩果累累!”在2024年羅城“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人才交流座談會上,實踐單位及返家鄉青年大學生共話發展。為幫助青年大學生了解家鄉、融入家鄉,羅城縣委組織部、團縣委舉行人才交流座談會,組織參觀鄉村振興培訓基地(廉政教育學院)、民族傳統體育傳承基地等重大項目和仫佬族博物館、於成龍廉政文化展示館、法治宣傳教育基地等陣地,讓青年大學生感受家鄉變化,了解家鄉民族文化,進一步厚植家鄉情感﹔宣傳推介《引進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暫行辦法(試行)》《人才編制池管理辦法(試行)》等一系列引才惠才政策文件和“智匯羅城”招才引智系列活動成效,搭建就業、創業平台,提高人才政策的知曉度和影響力,吸引廣大青年大學生返家鄉就業創業。
鋪好“成長路”,錘煉過硬本領。突出思想引領,組織開展“強國復興有我”青春宣講,用“青言青語”講好黨的創新理論,引導青年大學生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中,在改革發展一線展現青春作為﹔加強傳幫帶,實踐單位安排一名責任心強、業務熟悉的同志全程指導保障實踐活動,對青年大學生進行手把手教學、答疑解惑﹔堅持從嚴管理,通過簽訂實習協議書、考核鑒定、出具實踐証明等方式,了解掌握青年大學生思想、工作動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組織青年大學生到20余個機關事業單位開展政務實踐,深化對國情民情縣情了解﹔利用黨團隊一體化教育基地、廣西青空間、青年之家、就業創業基地等活動陣地,開展“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防溺水安全自護”等教育和心理健康輔導活動,推動人才資源和青春力量向基層一線集聚,實現為黨育人成效與基層治理能力雙提升。
龍殿方 羅佩 攝影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