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北海市銀海區僑港鎮:譜寫民族團結進步新篇章

2024年08月07日15:50 |
小字號

“民族團結一股繩,同建中華大家庭……”閑暇時光,歸僑沈鴻杰和歌友們都會在北海市銀海區僑港鎮文體公園唱咸水歌,娛樂放鬆,歌曲唱出對民族、對祖國深深的赤子之情。

近年來,僑港鎮立足僑情,以“僑”為“橋”,以“十個一”創建模式為抓手,打造“幸福僑港”民族團結進步品牌,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向海外延伸。

全面加強黨的領導 夯實創建工作基礎

僑港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將其納入鎮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作為推動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力魅力北海、品質北海建設的重要舉措。印發《僑港鎮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鎮工作實施方案》,以“八進”(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宗教活動場所、進漁船、進景區、進學校、進家庭)為載體,突出抓“十個一”(一套學習宣傳機制、一個服務群眾示范點、一個僑情教育基地、一批同心文化廣場、一條經濟發展新路子、一套民族文化傳承機制、一個依法治理新平台、一個海外僑胞聯誼基地、一條民族特色村、一條民族文化示范街)創建模式,從組織機構、工作機制、人員經費等方面予以落實,確保創建工作有效推進。

創新宣傳教育方法 筑牢民族團結進步社會基礎

依托僑港鎮海洋捕撈產業優勢,積極開展“民族團結宣講上漁船”活動,實現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從陸地向海洋延伸,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漁民心中生根發芽。充分利用元宵、“廣西三月三”等傳統節日,依托僑港熱門旅游打卡點優勢,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舉辦民族服飾展示、民族美食品嘗、民族團結文藝演出和民族團結講座等活動,吸引群眾、游客參與,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人心,促進各族游客群眾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充分發揮旅游小鎮各族群眾優勢,推進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助力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結合群眾喜聞樂見的地方民間音樂——咸水歌,發動社會各界創作一批關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歌曲,用僑音唱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旋律,用真情歌頌民族大團結。同時,制作民族團結主題宣傳雕塑、挂畫、板報等,全面覆蓋街道、小區、同心文化廣場、公園、單位等地,民族團結元素隨處可見。

堅持突出文化鑄魂 構筑共有精神家園

僑港鎮始終堅持黨建領航、文化鑄魂,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引導歸僑僑眷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通過舉辦海外華僑回鄉懇親會,不斷深化歸僑僑胞們對中華民族的情感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充分挖掘和傳承疍家等僑港特色傳統文化,豐富“文化僑港”內涵。成立疍家文化傳承基地,樹立一批傳承人,面向中小學及居民開展傳承活動,通過對內舉行專場演出、對外參加比賽交流等形式,讓疍家婚禮、咸水歌等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得以推廣傳承。成立歸僑文化促進會、美食協會、水產協會等僑界組織,每年組織舉辦端午龍舟文化節,舉辦疍家婚禮、扒龍船、搖鳳艇等民俗文化活動,讓傳統文化代代相傳、薪火不息。

建成僑港華僑歷史展覽館,全面展示僑港鎮成立40余年的滄桑巨變。建成電建村漁耕文化館、蝦米工坊,全景展示疍家人生產生活情景,打開一扇扇了解地方歷史文化的窗口,同時凝聚歸僑僑眷力量,增強歸僑僑眷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堅持發展成果共享 促進交往交流交融

近年來,僑港鎮先后投資1500萬元升級集風情展示、美食體驗、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文化體驗區。打造素有“北海深夜食堂”美譽的民族美食風情街,同時常態化舉辦開海節,以長桌宴(百福宴)等民族特色美食文化為媒,不斷提升僑港美食品牌美譽度和影響力。2021年以來,僑港鎮充分利用“僑、港、島、海、灘”等特色資源,盤活閑置廠房,以創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為抓手,加快“七個一”(一街一線一圈一區一館一村一灘)改造建設,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提檔升級,打造“吃住游樂購”在僑港的消費新格局,激活僑港浴場海灘夜經濟,年接待游客達400萬人次,通過旅游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歸僑投資建成國際漁市項目,打造集海產品交易、電商實體店、餐飲、觀光旅游為一體的新業態,通過該項目示范帶動,孵化廣西電商小鎮。2022年,僑港鎮生產總值達20多億元,歸僑群眾人均純收入3.5萬元,成為北海市人均收入最高的鄉鎮,用高質量的發展成果惠及歸僑僑眷。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冬季,居住在僑港鎮轄區及周邊的“候鳥”約有2萬人。僑港鎮把握旅居群體特點,主動走訪邀請“候鳥”參加鎮裡組織的民族團結專題講座、文藝演出等各種群眾性活動,發揮各民族群眾的文化特長,共享各民族優秀文化和人文風情,推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蔣均)

來源:北海市銀海區委宣傳部

(責編:張芳、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