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區:公益課堂進小區 孩子暑期“有知有味有趣”

“我要畫一朵大紅花,還要畫一個大飛機……”參加少兒繪畫的小朋友們開心地說。近日,在百色右江區大灣社區碧桂園翡翠郡小區舉辦的暑期公益課堂裡,黨員志願者正帶領孩子們一起進行繪畫。
今年暑期,右江區把服務好“一老一小”作為解決社區群眾“急難愁盼”的重要抓手,聚焦學生放假后無處可“趣”問題,依托社區、小區黨群服務中心,創新推出“18+N+N”服務模式,即以18個社區為服務平台,匯集轄區內黨員教師、高校學生、居民志願者等N支隊伍力量,深入N個居民小區開展系列暑期公益課堂活動,讓孩子們過一個“有知有味有趣”的假期。
公益課除了開設趣味作文、幼兒舞蹈、少兒閱讀、少兒繪畫毛筆書法等興趣課程外,還有壯族麼乜制作、紅色非遺木雕等特色課程。“以前都是在商場或電視上才能看到我們壯族的麼乜,今天我第一次自己制作了一個,太開心了,回家后要挂到我的書包上。”龍景街道蓮塘社區龍景名都小區的孩子們捧著剛剛制作好的麼乜,臉上綻放出歡樂的笑容,成就感滿滿。
暑期公益課堂備受好評的背后,是右江區廣泛收集群眾需求“清單”、盤活社區資源、聯合多方力量做好社區服務的創新實踐。該區通過線上線下廣泛收集群眾需求,確定一批暑期公益課程,整合教育、團委、科協、文體旅等部門力量和轄區豐富的社會資源,共招募了高級教師、非遺傳承人、科技工作者等54名志願者,實現了公益課堂需求和城市居民服務供給精准對接。
“暑期公益課從七月中旬開課,到現在已經順利舉辦9期。每期開班前,都會提前在微信公眾號、居民群裡發起報名,每次都是很快就報滿,非常受群眾歡迎。后續我們還將結合居民需求,分批開設更多公益課堂,為孩子們在暑期營造一個生動活潑、寓教於樂、安全舒適的社區活動環境。”右江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施展 何鳳方)
(責編:龐冠華、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