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更多青年人才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話說新農村)
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要在工作條件、編制待遇以及成長成才等方面完善保障機制,引導更多青年人才下沉農技推廣基層一線,將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當前正值畢業季,在廣西,今年將有145名定向生回到家鄉基層開展農技推廣工作。這是廣西在全區實施的鄉鎮農技人員定向培養計劃,旨在優化鄉鎮農技人員結構,為鄉村全面振興“量身定制”一批實用型專業人才。2020年以來,全區已累計招錄鄉鎮農技人員定向生566人。
基層農技推廣隊伍是打通農業科技“最后一公裡”的重要力量。這些年各地通過實施定向培養、農技推廣服務特聘計劃等方式,吸引了一批具有較高專業素養的青年人才和技術骨干,充實基層農技推廣隊伍。
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將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離不開技術推廣這層“耦合劑”。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基層農技推廣隊伍。
提高農技推廣服務效能,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求,需要優化鄉鎮農技人員結構。伴隨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農產品消費從“有沒有”向“好不好”升級,農民對於水肥一體化、保護性耕作、病虫害生物防治等現代農藝農技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這不僅需要引進更多農技人員,幫助農民解決耕種收實際問題,也對農技服務半徑、時效、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農技人才在政策把握、環境適應以及“新農具”運用方面優勢明顯,為農技隊伍輸入更多新生力量,形成老中青多層次互補結構,有助於更好滿足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准化生產的需要。
基層農技人員常常要跑村串戶,條件相對艱苦。筆者了解到,農技推廣人員青黃不接的現象仍然存在。引導更多青年人才下沉農技推廣基層一線,不能僅靠一腔熱情,還需要在工作條件、編制待遇以及成長成才上提供更完善的保障機制。針對基層農技人員老化、專業技術人員“招人難”“留不住”等問題,山東建立農技推廣人才輪崗等制度,確保農技推廣人才在縣鄉之間、鄉鎮之間正常流動,同時在改善工作、試驗條件和保障經費上下功夫,解決農技人員工作生活之憂。
從各地“最美農技員”評選中涌現出的一大批先進典型,到短視頻平台上向網友分享工作日常的農技員,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青年農技工作者在風雨中磨礪技能,收獲了滿滿的職業成就感。盼望著更多農業領域的青年人才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貢獻更大的力量。
《人民日報》(2024年7月5日第18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