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社會法制

讓搬遷群眾住得穩能安居可發展

——忻城縣委政法委創新機制推進易地搬遷安置點社會治理

2024年07月04日11:10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忻城縣地處石漠化片區,全縣共有7個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9個安置小區。近年來,忻城縣委政法委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思路,創新推行“黨建+綜治中心+網格化+司法服務+智治支撐”基層治理模式,抓好組織建設、服務管理、智能治理,搭建基層治理組織架構,強化司法服務供給,以數字技術賦能治理,推進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社會治理,讓易地搬遷群眾“住得穩、能安居、可發展”,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治理有效銜接。

“黨建+”夯實治理基礎

為了讓易地搬遷群眾住得穩,忻城縣委政法委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強化基層基礎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根據各搬遷小區的實際,在搬遷小區推行“黨建+綜治中心+網格+大數據”治理模式,建立“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群眾”網格體系,將支部建在網格上、小組設在樓棟裡、責任區劃在樓層中,將黨組織觸角延伸到每一棟樓每一戶。同時,利用網格員“親鄰裡、知民情”的優勢,確保“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服務管理零距離”,變被動式治理轉化為主動式居民自治。

為了讓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有人辦、馬上辦、能辦好,忻城縣委政法委還在搬遷點設立綜治中心,設置群眾接待室、矛盾糾紛調解室、視頻監控室和心理咨詢室等,成立搬遷點綜治中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工作機制,規范辦事流程,按照“集中受理、逐一研判、統一派單、跟蹤督辦、限時反饋”的閉環模式,實現“一體化”運行,充分發揮好綜治中心的實體、實戰、實效功能。

目前,全縣共建立搬遷安置點綜治中心2個,每年流轉上報各類民生事項380余件。

“135”工作法維護穩定

“真沒想到這麼快就幫我們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資,工作效率真高!”2024年1月9日,思練鎮鴻源社區居民藍某某等人因被拖欠工資向社區法律服務站求助。忻城縣人民法院大塘法庭駐站值班法官通過“法庭+N”機制進行調解,促成當事人達成協議。

大塘法庭充分發揮“法庭+N”多元解紛機制優勢,與派出所、司法所、綜治辦、律師事務所等聯動發力,最大限度滿足易地搬遷群眾多層次、多途徑、低成本、高效率解決糾紛的需求,促進形成司法調解、人民調解、行政調解等多方聯動調解大格局,有效推動搬遷小區和諧發展。

從山區到鄉鎮、從山區到縣城,變化的不僅是生活方式,還有工作種類、周邊鄰居等,不同生活習慣的人聚在一起,難免會產生矛盾糾紛。為解決管理對象多、雜、難的現狀,忻城縣委政法委以公共法律服務為抓手,著力做優司法服務,組織“三官一律”進駐搬遷安置點開展工作,指導排查化解矛盾糾紛,組織推動群防群治,協助社區對特殊人群的服務管理,推動司法服務力量前移、化解工作前置,發揮地域“小優勢”,構建調解“大格局”,釋放治理“大能量”。

同時,做細網格化管理服務,推行“135”(組建一支居民議事協商隊伍、組織“三方會談”和“五步協商”)議事協商工作法,引導居民通過收集問題、梳理議題、會談協商、分流落實、監督評審“五步”民主協商議事步驟,推動社區事務公開透明運行,激發社區治理內生動力。

2023年以來,“三官一律”調處矛盾糾紛30多起,把問題處理在萌芽狀態,為居民提供便捷服務。

“三網”融合提升治理水平

為方便小區管理,忻城縣委政法委推行“網格管理+數據支撐+智能聯調”工作模式,推動社會治理信息網、綜治視聯網和公共視頻監控網實現“三網”融合,形成信息共享、部門聯動、職能互補的治理格局。同時,把資源權限下放到網格中,將綜治中心打造成基層社會治理的指揮調度、信息應用、預測預警、防范處置集成作戰中心,實現基層綜治工作“一網通辦”。

“多虧了社區綜治視聯網和公共視頻監控網,幫我找到了兒子。”2024年1月的一個晚上,思練鎮鴻源社區一期業主韋某因家中小孩走失,急忙找到社區綜治中心。綜治中心協調有關單位快速響應,借助“三網”,很快就將走失的小孩找到。

忻城縣在搬遷小區推行“居民隨手拍”小程序,居民可隨時上報自己發現或遇到的問題。運用“網格通”App,網格員可將日常排查到的安全隱患、矛盾糾紛等問題信息上傳至綜治管理平台流轉處理,推進小區治理方式由“傳統管控”向“數字管控”轉變。2023年以來,通過“居民隨手拍”“網格通”為搬遷安置點流轉處置信息350余件。(韋晉 羅喜平 藍珺馨)

(責編:陳麗冰、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