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寧區人大:以實干擔當為底色 書寫代表工作“興寧答卷”

興寧區人大常委會召開十五屆人大第四次會議代表建議交辦會 |
人大工作的基礎是代表,活力在代表,發展靠代表。近年來,南寧市興寧區人大常委會始終堅持把代表工作作為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中發揮好代表作用。
打造人大聯絡站點 建強代表履職“主陣地”
人大代表聯絡站與基層立法聯系點是人大代表同人民群眾緊密聯系,開展履職為民活動的重要陣地。興寧區人大認真抓好站點深度融合標准化建設,為人大代表履職工作“強基固本”。一是按照“四個統一”的要求,推動興寧區24個站點標准化建設,各站點結合本地實際延伸拓展站點建設內容。二是加快6個特色示范站點的升級改造,興寧區人大常委會領導帶頭進站點調研,專題研究部署站點布局和深度融合標准化建設工作18次。把站點工作與經濟發展、生態環境治理、鄉村振興等結合起來,建成朝陽商圈片區站點、那考河片區站點等6個特色鮮明的站點(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基地),為人大代表提供更多參與和助推中心工作的陣地。三是結合興寧區實際,制定站點深度融合標准化建設星級評定標准,建立“專項檢查+星級評定”閉環管理機制。經過一年的努力,站點標准化、規范化建設和管理取得新的進步。經評定,朝陽商圈片區站點、三塘社區站點等15個站點評為興寧區五星級站點。
增信賦能強本領 建好代表履職“加油站”
興寧區人大高度重視人大代表賦能培訓工作,切實開展好多樣化的履職培訓,為人大代表履職工作“蓄力賦能”“加油鼓勁”。一是開展常規性履職培訓。2023年以來,興寧區人大全年舉辦代表履職培訓班、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培訓班2期,組織鎮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委責任人、站點負責人參加自治區人大、南寧市人大專題培訓班7期,參訓500多人次,代表履職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二是學習“他山之石”,激發人大工作創新動力。興寧區人大先后組織常委會組成人員、站點負責人到區外、全市特色站點、優秀創新企業參觀交流8次,開拓人大工作視野。三是不斷擴大人大代表參與常委會工作的渠道。落實人大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制度,組織代表參加人大執法檢查、視察調研55人次,組織代表參加項目評議、績效考評、專項工作征詢意見等社會活動50人次,人大代表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渠道不斷拓寬。
激發動能添活力 打出代表履職“組合拳”
人大代表在閉會期間開展活動,是代表履職盡責、發揮作用的重要途徑,也是代表工作的重要內容。興寧區人大常委會積極打好“量化積分評定”“履職之星評比”等“組合拳”,激發人大代表履職內生動力,暢通人大代表履職渠道,讓人大代表履職工作更“接地氣”。一是用積分量化評價推動代表履職。全面優化人大代表履職評分細則,建立代表履職清單,定期通報代表履職積分情況,執行人大代表向選民述職制度。2023年“三官一員”進站點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進站點的活動內涵得到進一步深化。朝陽街道人大工委“三官一員”+一醫一律一師一城管助力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朝陽街道人大代表履職活動中心獲評全區人大代表工作先進集體。二是開展“履職之星”評選活動,通過樹立典型形成正向激勵,激發廣大代表履職熱情。大力宣傳人大代表的履職故事,鄭立華、喻小茶、李鳳玲等人大代表履職風採在各級媒體宣傳報道。三是以科技賦能實現代表履職全覆蓋。順應數字時代要求,在6個示范站點試點推行人大代表聯絡站微信小程序碼,實行“24小時指尖履職”,實現線上交流,進一步加強人大代表與選民群眾的聯系,方便人大代表及時了解社情民意。
強化監督提質效,架好代表履職“連心橋”
興寧區人大常委會堅持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加強對“一府一委兩院”的工作監督和法律監督,推動問題解決、工作改進,為人大代表履職工作“聚力添彩”。一是建立多方聯動機制,推動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落地落實。興寧區人大常委會同興寧區人民政府協同作戰,形成了完整的票決制工作制度體系,推動民生實事代表票決制走深走實。二是強化代表建議跟蹤督辦。督促承辦單位建立責任制,規范登記、承辦、答復等各個辦理環節工作。同時,要求激勵承辦單位主動與代表見面溝通,商討解決辦法,共同推動問題解決。每年確定若干件重點建議,由常委會領導領銜跟蹤督辦,提高代表建議辦理實效。三是運用績效考評“指揮棒”推動代表建議辦理落實,激發代表履職熱情。對建議辦理結果進行考核評價,並把結果作為績效考評的一項重要內容,納入年底承辦單位評優評先考核指標,推動解決一批事關發展和民生的突出問題。(黃明珠 方晨)
來源:南寧市興寧區人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