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港北區推行“契約化”共建打通城市基層治理“最后一公裡”

2024年05月23日10:19 |
小字號

“我們社區之前的辦公場所很簡陋,由於場所改造各項建設開銷大,社區辦公經費緊張,單靠社區自身根本沒辦法改善。多虧了契約共建單位的大力支持,幫忙協調了1000多平方米的場所無償給社區使用,現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面貌煥然一新,社區群眾辦事也非常方便!”看著嶄新的黨群服務中心,貴港市港北區西江街道石羊塘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銳華由衷感慨道。這是貴港市港北區開展城市基層黨建“契約化”共建的一個生動縮影。

近年來,港北區積極探索城市基層黨建“契約化”共建模式,打破行政隸屬壁壘,以推進組織共建、隊伍共育、活動共辦、治理共管、事務共商、服務共抓、資源共享、發展共促“8個共”為重點,推動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單位、行業、領域黨組織黨建融合互促,有效提高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效應,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提升。

加大資源整合,梳理項目“簽約”。“很多單位雖然在同一個社區轄區內辦公,但由於彼此之間互不隸屬、關聯,對接溝通很少,久而久之便‘各自為政’。通過搭建‘契約化’共建平台,用‘一紙契約’把駐區單位慢慢從‘局外人’變成‘自家人’,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雙贏。”港北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莫海華說道。

該區由社區建立駐區單位數據庫,聯合駐區單位召開城市黨建“契約化”共建“商談會”,圍繞推進黨組織標准化規范化建設、清廉社區建設、基層資源整合、幫扶困難群體以及強化基層治理等方面展開商洽,簽訂《城市基層黨建“契約化”共建協議書》。聚焦共建雙方的融合點,充分利用共建單位的資源優勢,詳細制訂需求、資源、項目、責任“四項清單”,推出一批群眾有需求、黨群能參與、部門能解決的民生實事項目,涵蓋經濟、教育、環境、治安等方面。今年以來,該區已有151個駐區單位黨組織與35個城市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梳理形成需求清單720項、資源清單705項、項目清單390項、責任清單260項。

聚焦治理提效,共建協作“履約”。“過去,社區開展活動比較單一、頻率也不高,自從共建單位參與了進來,今年前前后后搞了幾十場活動,包括走訪慰問、健康義診、捐資助困、普惠服務、文體活動等等,真的很用心,讓我感受到了社區服務品質的提升。”貴港市港北區布山街道港寧社區居民李梅談起共建活動,情不自禁豎起了大拇指。

貴港市港北區積極發揮城市基層黨建“契約化”共建機制作用,凝聚共建單位、“雙報到”黨員、網格員、居民代表、志願者隊伍等多方力量,按照群眾“點單”、黨組織“下單”、共建單位“接單”方式,常態化開展“組團式”“訂單式”“一站式”志願服務活動,不斷提升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以來,8700多名黨員已到居住地社區黨組織報到,4600多名黨員領辦微心願,組建志願服務隊88支,開展各類政策宣傳、心理輔導、公益講座、趣味競賽等300場次,參與治安聯防、矛盾調解、垃圾分類、反詐宣傳等治理服務活動12500余人次,惠及居民群眾68000多人。

強化制度建設,定期考核“評約”。“‘契約’簽訂后關鍵還得看落實,每個季度由駐區單位牽頭召開1次會議、舉辦1次活動,定期公示清單任務完成情況,未完成的進行‘賬單式’挂牌銷號,確保清單事項全部落實、取得實效。”貴港市港北區布山街道黨工委書記黃益秀介紹。

該區健全城市基層黨建“契約化”共建制度,下設基層黨建、社會治理、民生保障、社區公益、文化體育、經濟服務等6個專委,各駐區單位按照工作性質加入專委建設。街道按實際商派基層黨建“契約化”共建聯建員,建立“社區黨組織書記+駐社區共建聯建員”季度例會制度,集中攻堅,研究解決社區內的疑難雜症。推行駐區單位與社區黨組織開展城市黨建“契約化”共建紀實檔案工作制,嚴格督促駐區單位執行“雙報到、雙報告”制度,年底按照“簽約單位自評、社區黨組織評議、街道黨工委總評、區委組織部復核”程序,科學化、精准化考評,實現“契約化”共建的常態化運行。(覃柏越 梁曉敏)

來源:貴港市委組織部

(責編:許藎文、葉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