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鳳山縣以黨建引領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提質增效

2024年04月01日17:23 |
小字號

近年來,鳳山縣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堅持以創建全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為目標,以黨建引領為抓手,持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強化基層社會治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提質增效。

黨建+教育培訓,鑄牢民族團結進步思想基礎。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持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為提升新時代民族工作能力打下堅實基礎。目前,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學習研討2次,開辦全縣少數民族干部培訓班1期,2023年發展少數民族黨員110人。聚焦青少年群體,重點實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以鳳山縣民族小學與雲南省景洪市景哈哈尼族鄉中心小學結對共建工作為試點,探索異地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結對共建新路徑,建立線上線下交流合作工作機制,打造“民族團結”第二課堂,推動青少年學生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取得實效。目前,已組織1000余名中小學生外出開展交流活動,共植同心樹1000余株。

黨建+社會治理,建設民族團結進步和諧家園。聚焦易地搬遷安置社區群眾,大力實施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計劃,依托易地搬遷社區的區位優勢,把22個縣直單位黨支部和326名在職黨員納入社區網格治理中,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支部—縣直單位黨支部—黨員樓棟長—黨員先鋒崗”組織鏈條,推行“群眾下單、支部派單、黨員接單”服務模式,建立健全關愛機制,合理照顧風俗習慣,切實把各族群眾反映的“民生難題”轉化為推動發展的“紅色項目”,推動社區2594戶各族群眾手拉手、心連心組建起互嵌式發展大家庭。同時,在全縣70余個行政村大力推廣“積分制”並建立“積分超市”,以村黨支部為依托,充分吸收各族群眾結合村情實際對積分項目、積分評分標准和積分檔案的意見和建議,完善“一村一標准,一村一方案,一戶一冊”積分材料包,充分調動了各族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構筑民族互助和諧關系創造良好環境。今年2月,鳳城鎮鬆仁村村民委員會獲評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

黨建+集體經濟,夯實民族團結進步發展根基。堅持“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攜手共進、共同提高”的發展思路,聯合99個村(社區)股份經濟聯合社成立全市首個村級集體經濟投融資管理平台公司,重點打造一個“黨建+文旅融合”康養基地,構建蠶繭供銷一條鏈服務體系,聯合河池市新華書店有限公司鳳山分公司打造區域辦公用品銷售實體等村級集體經濟品牌。2023年,該公司累計收入突破1500萬元,4個村級集體經濟產業基地收購銷售農特產品約60萬元。緊扣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創新實施“文旅富縣+民族團結進步”發展模式,立足資源稟賦,結合民族文化、紅色資源、農耕文明構建“文旅+”多產業發展格局。2023年12月,中華詩詞學會認定鳳山縣為“中華詩詞之縣”﹔長洲鎮百樂村八龍寨獲評“第四批廣西民族特色村寨”,喬音鄉久隆鄉村旅游區和中亭鄉巴軒鄉村旅游區獲評“廣西五星級鄉村旅游區”。同時,聚焦各族群眾關心期盼,統籌發揮少數民族發展任務資金在改善民生、促進增收、增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作用,累計實施項目26個,涉及資金1255萬元,共惠及7個鄉(鎮)19個村屯,受益群眾約1.1萬人。(黃穎嬌)

來源:鳳山縣委組織部

(責編:周雨樂、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