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近4000戶困難農戶完成危房改造
搬進新房子 過上好日子
《人民日報》2024年2月27日第14版頁面截圖
近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近4000戶困難農戶搬進新居。據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廣西各地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每月向當地同級鄉村振興部門、民政部門報送新增危房信息和擬新增危房改造戶名單,由兩部門認定農戶身份屬性是否符合危房改造對象條件,實現部門信息共享,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危房戶納入政策支持范圍並按照農房管控要求實施危房改造。
2023年,廣西加強農房安全狀況動態監測,積極探索現代宜居農房建設,不斷提升全區農村住房安全保障水平,提前兩個月完成年度3946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目前已全部竣工入住,有力保障了農村困難群眾的住房安全。
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龍脊村村民廖海英此前就在村裡的“五保樓”借住了幾個月。之前,廖海英一家住在木質吊腳樓。去年,家裡因電線老化,短路起火。村委號召村民募捐了十幾萬元,加上危房改造補助的4萬多元,幫助廖海英把房子建了起來。旅游是龍脊村的支柱產業,為了村貌保持一致,新房主體雖採用磚混結構,但外牆計劃用木材裝飾,保持外立面風格協調。“政府給了好政策,加上村裡鄰居幫扶,才建起了房屋。”廖海英眼裡含著淚花。
來賓市武宣縣二塘鎮四通村村民覃喜光的新房,如今成為村裡的一道風景線。坡屋頂、新柱子的造型,讓覃喜光的二層小樓房很是獨特。村干部介紹,覃喜光當時進行危房改造時,就採用了縣裡推薦的圖集。
走進覃喜光的家,盡管隻有一張沙發、茶幾和必備的炊具,但廚房、衛生間俱全,功能完備。“過去都是借住在別人家,如今有了自己的家。建設好房子,以后慢慢裝修完善,日子肯定越過越好!”覃喜光對未來的日子充滿信心。
據了解,廣西學習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鼓勵各地積極探索現代宜居農房建設,通過多種方式“技術下鄉”,幫助農民建設更宜居舒適的農房。部分地市結合當地地形地貌、風土人情,編制農房設計圖集等,為農戶建房提供參考﹔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有資質的測繪、設計單位為農戶建房免費提供測繪、施工圖紙修改等服務。
在南寧市青秀區,62歲的特困戶梁光佞在自己的小屋清理兩大籮筐紅薯。氣溫驟降,不下地,他就在屋裡找點活干。“有了自己的房子,舒適!做點腌菜、搞點農活很方便。”梁光佞笑呵呵地說。
2019年之前,梁光佞一直借住在弟弟家。弟弟一家住的是土坯房,幾個兒女,加上他,生活很是不便。去年,村委向梁光佞宣傳了農村危房改造政策,他積極遞交申請,經過村民評議和鎮、城區審核,取得危房改造的資格。“危房改造補貼4萬元,按圖報建獎勵3萬元,自己再花8600元,就把房子蓋起來了。”梁光佞說。
按照青秀區的政策,符合危房改造條件且有危房改造意願的都應納盡納,對於未能納入當年危房改造任務的,農戶可以提前實施改造,並納入下一年度的改造計劃。
南寧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青秀區建立健全按圖建設的激勵獎懲機制,對按照圖集或經批准的自行委托設計的圖紙進行施工、經驗收合格的農戶給予一定獎勵,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近年來,新建的危房改造戶均按通用建筑設計方案圖集施工,除危房改造戶外其他的新建農房也按照通用圖集帶圖報建和按圖驗收,在鄉村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應,塑造了具有桂風壯韻的農房風貌。
《人民日報》(2024年2月27日第14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