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甜蜜事業“節節高”

——建行廣西區分行助力糖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4年02月20日10:33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廣西是全國最大的甘蔗生產基地和產糖中心,甘蔗種植面積全國第一,食糖產量佔全國的60%。制糖業是廣西在全國最具影響力的特色優勢產業,也是廣西經濟的重要支柱。近年來,建行廣西區分行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新金融理念,圍繞糖產業的痛點、難點和堵點,創新金融產品,賦能糖產業全產業鏈,助力廣西“甜蜜事業”高質量發展。

“貸”動甘蔗種植戶“富起來”

“正愁砍伐工人工資與土地租金沒有著落,這個‘八桂種植貸’真是解決了我的難題。”2023年12月18日,在建行來賓分行客戶經理指導下,家住來賓市興賓區石陵鎮陸平村的陸大哥成功申請到“八桂種植貸”20.5萬元。

2023年,陸大哥在當地租賃了400畝土地種植甘蔗。目前正值甘蔗砍收時期,需要支付砍伐工人工資,由於前期資金用於購買甘蔗種苗與肥料,陸大哥資金周轉出現困難,多次向銀行申請貸款,都因貸款利率高或者手續麻煩無功而返。

一次偶然機會,陸大哥通過村委會了解到建行推出“八桂種植貸”產品,利率低而且辦理手續簡單,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建行來賓分行營業網點辦理。

建行來賓分行客戶經理了解到陸大哥種植400畝甘蔗,甘蔗產業又是建行大力支持的產業,立馬安排員工到他的甘蔗地進行信息建檔。經過審核后,陸大哥通過建行“裕農通”App成功申請到20.5萬元的貸款。

為解決甘蔗種植農戶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難題,助力甘蔗種植農戶增收致富,建行廣西區分行創新“八桂種植貸”“八桂蜜農貸”產品,支持甘蔗種植農戶在種植、管理、護理、砍收整個過程中的融資需求。截至2024年1月末,建行廣西區分行向甘蔗種植農戶發放經營貸款1.7億元,解決了800多戶蔗農融資難題。

“貸”動糖產業鏈“轉起來”

2023年11月下旬,隨著一根根甘蔗進入糖企的壓榨機,廣西2023/2024新榨季拉開序幕。蔗農、收購商、糖企又忙活起來,陸續投入榨季甘蔗砍收、榨糖等各項生產中。

盧女士是一名甘蔗收購商,收購完蔗農的甘蔗后,再賣給制糖企業。由於砍收期長、收購規模大,收購商要及時向蔗農兌付甘蔗款,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

建行新城支行客戶經理了解到盧女士的訴求后,向廣西某制糖企業推薦“八桂產業貸”,依托制糖企業與收購商之間的交易和訂單數據,通過“八桂產業貸”解決合作收購商的融資需求。該制糖企業上線“八桂產業貸”后,盧女士通過手機操作,57萬元貸款幾分鐘就到賬了。

“通過交易數據信息就可以給合作的甘蔗收購商貸款,貸款資金還能定向支付到蔗農賬戶,既解決了甘蔗收購商的資金需求,又能保証蔗農的利益。”該制糖企業財務負責人黃先生說道。

建行廣西區分行聚焦糖產業收購流通環節的痛點,充分發揮金融科技的力量,依托“核心企業+農戶”的運營模式,挖掘制糖企業與收購商的訂單和結算數據,依托“八桂產業貸”,解決甘蔗收購商融資需求。截至2024年1月末,建行廣西區分行累計向該制糖企業合作收購商發放貸款5400萬元。

“帶”動甘蔗款兌付“快起來”

“以前砍完甘蔗后一個月才能收到甘蔗款,現在甘蔗裝車后當天就可以收到甘蔗款了,真是太好了!”扶綏縣中東鎮甘蔗種植大戶李先生今年收到甘蔗款后特別高興。

糖企對於支付蔗農甘蔗款通常有時效性的需求,建行廣西區分行特別為糖企設計了“過磅即付”平台,以提升甘蔗款發放的時效性及便捷性,可以實現對單次甘蔗過磅稱重后,立即支付相應蔗款。

“以前支付給蔗農甘蔗款需要財務人員制單、審核與簽字,效率特別慢,現在‘過磅即付’平台不僅解決了甘蔗款支付的效率問題,而且減輕了財務人員的工作壓力。”廣西某糖業集團財務總監鄧女士說。

建行廣西區分行聚焦糖產業甘蔗款兌付效率問題,創新“過磅即付”平台,運用數字化技術賦能“甜蜜事業”。截至2024年1月末,建行廣西區分行“過磅即付”平台實現甘蔗款兌付超過3萬筆。

“帶”動蔗區文體活動“賽”起來

豐收過后,新一輪甘蔗榨季正如火如荼,在勞動的快樂與汗水中,“氣排鄉村行”在蔗區拉開了序幕。由建行廣西區分行在扶綏縣舉辦的氣排球比賽,冠以“甜蜜事業”,主題新穎,內容豐富,迅速吸引了蔗區當地眾多鄉鎮隊伍積極報名。“唯美山歌”“五色繡球”“五色糯米飯”等12支當地民眾、涉農企業及建行總行、廣西區分行、雲南省分行組成的參賽隊伍,在場外群眾的歡呼與吶喊聲中火熱開賽。

“太精彩了!”觀眾黃大姐說,“場上有幾個運動員都是我們村的甘蔗種植戶,今年甘蔗豐收,都是他們來我們家幫忙,今天一定要過來給他們加油!”

觀賽期間,觀眾還能欣賞“天琴”等當地特色民俗文化演出,並體驗到建行貸款、理財、賬戶、裕農通信貸等便利的金融服務。

“氣排鄉村行”甜蜜事業蔗區賽不僅豐富了蔗區人民的精神生活,還對當地傳統文化起到良好的宣傳推動作用。建行不單隻為甜蜜事業帶來信貸資金,更多的是通過鄉村特色活動,助推金融、文化、體育與鄉村振興的融合發展。(孫安龍、易泉錦)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