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過大年!邕城戲韻賀新春活動熱鬧舉行
邕城戲韻賀新春活動。人民網記者 朱曉玲攝
人民網南寧2月11日電 (記者朱曉玲)2月11日(大年初二)至17日(大年初八),2024年南寧市“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系列活動之邕城戲韻賀新春活動在南寧市三街兩巷歷史文化街區新會書院熱鬧舉行。
例戲開新歲,鑼鼓送福來
開年唱例戲是南寧周邊地方特有的年俗,歷史悠久。邕城戲韻賀新春展演活動匯聚了一批南寧地方例戲,作為此次活動的重頭戲特別推出。通過營造濃郁的南寧傳統年味,讓廣大市民重溫兒時記憶,感受獨特的家鄉風情。
演出現場。人民網記者 朱曉玲攝
演出現場。人民網記者 朱曉玲攝
2月11日上午,在張燈結彩的新會書院裡,由南寧市青年藝術家黃俊成、姚艷帶來的過年例戲《天姬送子》率先登場,拉開展演活動的大幕。緊接著,由一批青年演員帶來的《小放牛》《拷紅》等精彩節目輪番上演。最后,一首粵曲《步步高》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展演活動於2月11日啟動后,將持續演出至17日(大年初八),每天為觀眾獻上2場戲曲精粹。節目匯聚一批精彩的過年例戲《賀壽》《跳加官》《八仙賀壽》,以及《洞天福地》《夢會太湖》《天仙配》《步步高》《三笑》《牡丹亭》等粵劇、邕劇折子戲。市民們可以邊品香茗邊暢談過年心聲,也可以和演員們一起開口唱上幾句,過足看大戲的癮。
非遺小課堂,滿足新年願
壯族麼乜制作技藝展示。人民網記者 朱曉玲攝
為了讓市民們增加年節體驗,活動期間還將每天推出1場別有趣味的非遺小課堂體驗活動,邀請不同的非遺傳承人攜帶項目到新會書院進行現場展示,包括“壯族麼乜制作技藝”“壯族酸吔制作技藝”“江永女書”“南寧五色糯米粉制作技藝”“南寧古建筑營造技藝”“賓陽州圩陶器制作技藝”“侗族打油茶”等項目。
小朋友們嘗試壯族麼乜制作。人民網記者 朱曉玲攝
現場體驗。人民網記者 朱曉玲攝
非遺小課堂體驗活動將特邀部分南寧市學校師生和市民共同參與。通過體驗活動,讓市民們近距離走進非遺的魅力世界,將大家對新年的祝福親手融入手工作品中,增進對非遺的理解,領略“非遺在身邊”的奇妙氛圍。
本次活動由南寧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主辦,南寧市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南寧市非遺保護中心)及南寧各縣(市、區)、開發區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共同承辦。
(責編:朱曉玲、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