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
豐富“菜籃子” 鼓起“錢袋子”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年10月26日第10版截圖
近年來,廣西立足實際,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設施農業聽起來頗為陌生,其實人們熟悉的日光溫室、大棚、規模奶牛場、深水網箱等都屬於設施農業。廣西設施農業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豐富了百姓“菜籃子”,鼓起了農民“錢袋子”。
在崇左市江州區馱盧鎮岑豆村火龍果種植基地內,一排排翠綠粗壯的枝條間,一顆顆飽滿的火龍果長勢喜人,工人們穿梭其中忙著採摘、裝筐、裝車。“基地面積130畝,通過採用補光催花技術、科學的田間管理,實現四季開花、多次挂果。”基地負責人黃東說,種植火龍果一年的產值達到130萬元,日常提供約20人的就業崗位,人均年收入達2萬元。
火龍果夜間補光催花的“奇招”,可實現“春提早,秋延后”,產值增加10%以上﹔集成的敞開式避雨結構技術,打造出南方最大的葡萄產區……目前,廣西設施園林水果820萬畝,推動水果產業規模連續5年保持全國第1位。
記者走進百色市那坡縣同益新絲綢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的廠房,隻見雪白的蠶繭經過一道道工序后變成了輕薄柔軟的蠶絲被。公司每年帶動當地村集體增收300多萬元。“我以前在外面打工,收入不穩定,現在經過培訓后在家門口上班,每月收入3000多元,還能照顧家裡的老人,生活過得很舒心。”公司員工梁秀芬說。
“東桑西移,花落廣西”。創新形成的集約化疊框式小蠶共育、大蠶省力化地面育、自動化上蔟等桑蠶生產實用技術,成為支撐廣西桑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在賀州市平桂區現代設施農業產業園內,連片的高標准溫室大棚排列整齊,通過對溫度、濕度的精准控制,大棚內種植的辣椒、西紅柿等蔬菜能比露地蔬菜產量翻幾番,產值更是數倍增長。“這種種植模式不僅保証產量,也能保証品質,實現蔬菜產業提質增效。”平桂區華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副經理韋劍說。設施蔬菜催生出廣闊發展空間,如今平桂區打造出華南地區最大的連片設施蔬菜基地。
經過多次嚴格的洗消程序后,記者乘坐轉運車來到位於貴港市港南區的亞計山上,數棟整齊的樓房映入眼帘,這些樓房便是揚翔集群式樓房智能化養豬場。走進養豬場生產區,可以看到,每個欄位都配有一套白綠相間的智能設備。在豬舍,每隔大約3米都有一個類似空調的出風口,豬舍四周牆上還安裝空氣過濾系統以及通風系統,場內通風透氣,溫度適宜。
揚翔公司豬場採用影子科技智能硬件及影子產業互聯網引擎,把“場、豬、物、人”搬上互聯網,運用智能耳標、精喂儀、查情器、調膘器等智能設備,讓養豬更高效。
廣西在全國率先打造畜牧獸醫智慧監管服務平台,通過數字化的可追溯監管,在大幅提高產能的情況下,確保了產品質量安全。
廣西依托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特色農業產業集群等平台引領畜牧業規模化、機械化、智能化、生態化,保障了肉蛋奶的供給安全。如今,廣西畜禽設施規模化養殖比重達62.5%,設施畜牧業總產值940億元,有效地保障了肉禽蛋奶的供給安全。
在位於岑溪市歸義鎮荔枝村陽光生態園內的鑫堅農業陸基高位池循環水養殖基地裡,飼養員黃瑞杰沿著一排排陸基循環水養殖池投喂魚飼料。“基地養殖池於今年7月全部投產,預計年產量約2500噸。每立方米水體能養殖魚類18公斤,每個陸基高位池能養殖魚類15.8噸,相當於一個5畝池塘的產量。”黃瑞杰說。
蔚藍的北部灣,給了廣西漁業向海而興的發展空間。廣西全區累計建成重力式深水網箱856.5萬立方米,主要養殖品種金鯧魚規模位居全國第二位。通過加快推進淺海灘涂貝類傳統浮筏(排)升級改造,近江牡蠣成為廣西海水養殖產量最大品種。
設施漁業顯示出巨大發展潛力。2022年,廣西設施漁業產量200.85萬噸,佔全區漁業養殖產量的65.25%,產值達590億元。
農業現代化,全鏈發展是關鍵。廣西補齊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短板,通過建設農產品產地冷鏈集配中心、農產品數字化產地倉,全區農產品商品化處理能力提高15%以上,有效提升鮮活農產品平均溢價收益25%左右。
“2022年底,全區畜漁蔬果蠶菌等設施農業產值2200多億元,佔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32%,成為農業產業發展的新增長點。”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農辦主任、農業農村廳廳長、鄉村振興局局長黃智宇說,下一步,廣西將加快構建智能集約、高效安全的現代設施農業發展格局,爭取到2025年設施農業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以上。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年10月26日第10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