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安縣高嶺鎮:用活“牛”技術 過上“牛”日子

走進都安瑤族自治縣高嶺鎮五峒、加庭、金竹、弄名等村肉牛養殖場,此起彼伏的牛叫聲不絕於耳,連日來,獸醫站技術人員正忙碌地開展牛臉識別認証、疾病預防抽血檢測及人工授精母牛見犢獎補驗收工作。
技術人員在抽牛血進行布病檢測
“今年養牛剛得了5000元獎補,現在我的5頭母牛人工授精有了仔,等你們核驗通過后又有額外獎補,養牛有了大盼頭。”該鎮定福村養殖戶韋家光對前來核驗的技術人員說。依托村黨組織舉辦的肉牛養殖、動物疾病防治、母牛人工授精等技術培訓和上級黨委政府牛羊貸等政策支持,韋家光牛養殖規模從開始的2頭發展到現在的15頭,不僅通過養牛實現脫貧,還成為該村養牛的行家裡手。
近年來,該鎮搶抓肉牛產業發展機遇,大力推行“黨建引領+黨員能人領辦+農戶認養”發展模式,充分利用好“牛糞發酵”“牧草發酵”“動物防疫”“人工授精”“牛臉識別”等“牛技術”助力肉牛良繁推廣,推動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們利用真菌發酵技術將牛糞發酵成有機肥用於高蛋白牧草種植,再將牧草發酵成牛愛吃、營養保存率高、可以長期保存的飼料,形成一個綠色循環、可持續的種養結合生態。”該鎮五峒村黨組織書記黃若寶介紹其牛場的生態循環種養理念。依托該理念和技術指導,該鎮現有牛存欄30頭以上養殖場9個。
高嶺鎮獸醫站人員進行牛臉認証工作
“今年以來,我們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拓展‘黨組織+企業+合作社+農戶’產供聯結機制,加強技術培訓輸送‘牛技術’,提升良繁推廣,引導養殖戶利用牛羊貸、小額信貸盤活‘牛金子’破解資金難題,通過資金獎補、政策扶持和服務跟蹤等措施推動農戶積極發展壯大牛產業,過上‘牛日子’。”該鎮產業辦負責人表示。
據統計,今年截至目前該鎮肉牛存欄超4000頭,能繁母牛存欄5頭以上63戶共702頭,人工授精繁育牛犢378頭﹔開展實用肉牛養殖技術培訓班9期覆蓋500余人﹔發放牛羊貸51戶973萬元,小額信貸150戶732萬元﹔發放牛產業獎補447戶184.9萬元。(吳丹丹)
來源:都安縣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