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桑蠶產業發展 織就鄉村振興新“絲路”
——記桂林市陽朔縣高田鎮下山村駐村工作隊

![]() |
駐村第一書記幫助桑蠶養殖戶挑選優質蠶繭 |
桂林市陽朔縣高田鎮下山村氣候溫和、土地肥沃。近年來,該村駐村工作隊發揮地區資源優勢,牢牢牽住產業發展“牛鼻子”,通過引導農戶大力發展種桑養蠶業,讓蠶寶寶為村民織出了富民興村新“絲路”。
黨建引領,干群擰成一股繩。駐村工作隊協同村黨總支部,不斷提升全村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形成“村黨總支部—各屯黨支部—黨員中心戶”的產業發展服務鏈條。工作隊向后盾單位爭取到資金10余萬元,用於建設黨建宣傳陣地,組織種植戶和養殖戶代表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及廉政教育基地,邀請專家在田間開設產業發展微黨課5次,以紅色思想之力凝聚干群發展合力。實行“2+N”隊員聯系群眾制度,每名駐村工作隊員聯系2個以上村屯黨支部和10戶以上群眾,積極解決農戶發展產業面臨的資金、土地等問題﹔針對桑蠶養殖戶,工作隊建立技術服務時間表,由黨員中的技術能手一對一解決養蠶戶的技術疑問。
政企搭台,多方共舉增潛力。工作隊將“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向后盾單位爭取智力支持,制定出下山村桑蠶業五年發展規劃﹔工作隊組織帶領70余人次桑蠶養殖戶赴河池、柳州等地學習桑蠶養殖技術,並邀請自治區、桂林市農業專家入村開展技術培訓。構建“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由公司為農戶提供優質桑苗蠶種,並由后盾單位聯合農技站加強桑蠶種、農藥、工具器械的監督管理,有效降低農戶種桑養蠶風險。強化以獎代補力度,依托鄉村振興銜接資金、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等,採取勞務補貼、免費提供種苗、化肥農藥的方式,鼓勵養殖戶擴大種桑養蠶規模。目前全村已種植桑苗400余畝,並帶動周邊村落發展100余畝。
完善鏈條,撬動發展新支點。工作隊和村“兩委”不斷強化基礎設施建設,2021年以來,爭取項目資金近50萬元用於產業道路建設,架通發展“致富路”﹔投入資金40萬元建設下山飲水灌溉工程,解決種桑養蠶用水問題﹔投入30萬元建設朝陽養殖基地項目和小蠶共育試點項目,規模化成效明顯。培育“發展先鋒”,重點培養桑蠶養殖大戶帶頭致富,目前全村桑葉種植超10畝的大戶共有20戶,戶均月產蠶繭600斤、收入超1萬元。積極延伸“致富絲”產品鏈,引進企業技術員指導養殖戶制作桑葉茶、桑葚果干、桑芽面條、蠶繭、蠶絲被(背心)等桑蠶制品,並聯系桂林力源糧油食品集團、市供銷社和政府食堂等單位購銷桑蠶制品,解決產品銷路。目前,工作隊與村民們正謀劃打造屬於下山村的桑蠶特有品牌,蠶寶寶產業逐漸成為下山村民的“致富寶”。(鄧宇、莫家業)
來源:陽朔縣委宣傳部
![]() |
駐村工作隊員幫助桑蠶種植戶採摘桑葉 |
![]() |
駐村工作隊員實地查看桑樹生長情況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