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廣西分行 以高質量金融服務 助力中國—東盟深化合作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與窗口、“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重要門戶。近年來,中國銀行廣西分行充分發揮集團全球化綜合化服務優勢,加強與東南亞分支機構、綜合經營公司的聯動,推動中國—東盟基礎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以高質量金融服務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在東盟不斷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作出中行貢獻。
一體化協同服務,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今年7月,文萊摩拉港至廣西北部灣港集裝箱航線正式首航,中國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地區與東盟東部增長區有了新的“貿易大動脈”,從摩拉港到北部灣港的整體運輸成本減少約30%。
中國銀行廣西分行了解到廣西一些企業在推進北部灣港、西江黃金水道、臨港產業等重大項目建設,“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的過程中,對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降低資金成本等方面有著迫切需求。結合企業特點及相關支持政策,在與某企業簽署“十四五”時期戰略合作協議、提供300億元授信支持的基礎上,中國銀行廣西分行與中國銀行文萊分行、中銀理財、中銀國際証券聯動,為企業提供包括iGTB、債券承銷、並購顧問、財務顧問等全方位、多領域的金融服務,助力企業加快推進海外基地建設,提升國際化投資運營能力。
與此同時,中國銀行廣西分行不斷加強對廣西“一帶一路”百項重點工程的跟進服務,支持包括雲桂鐵路、北部灣港港口、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機場跑道及航站樓等一大批鐵路、公路、航空、口岸、產業園區建設,助力西部陸海新通道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通道運行效率不斷提升。
創新政策為依托,推動資金便利高效融通
中國銀行廣西分行持續通過跨境金融產品服務配套及便利化結算,支持多家當地重點、優勢制造業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此外,通過推進“兩國雙園”金融創新模式,積極先行先試,先后實現中馬欽州產業園區跨境人民幣同業融資業務、人民幣信貸資產轉讓業務、跨境人民幣雙向流動便利化等創新業務首發。截至目前,已聯動馬來西亞中國銀行、老撾萬象分行、柬埔寨金邊分行、新加坡分行以及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簡稱“中銀香港”)、中國銀行澳門分行等辦理境內信貸資產跨境轉讓業務,金額累計37億元。推進外匯收支便利化及優質企業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試點,實現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業務自治區全覆蓋,累計辦理廣西企業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業務485.75億元,市場佔比超過70%。
廣西一家在全球擁有近30家海外子公司和機構、出口業務遍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機械公司,得益於中國銀行搭建的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及提供的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服務,不僅結算效率顯著提升,還有效提高了企業內部資金使用效率。
先行先試鋪新路,推動金融創新智慧貫通
位於南寧五象新區的中國—東盟金融城,是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核心區域。在這裡,中銀金融中心正緊鑼密鼓施工建設。這是中國銀行強化資源整合、促進優質金融資源集聚、助力“南寧渠道”成為中國—東盟金融開放合作主渠道的具體實踐。
近年來,中國銀行廣西分行積極發揮跨境金融服務主渠道作用和外匯外貿專業優勢,不斷加強與中銀香港和東盟分支機構的聯動,全面深度參與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建設,將跨境金融創新工作與國家和地區發展規劃,與解決實體經濟領域的痛點、難點相結合,根據企業“走出去”需求,不斷在廣西和東盟區域進行探索和實踐,有針對性地開展政策、產品、服務創新,把金融服務的“軟實力”變為共建開放門戶的“硬支撐”。
當前,中國銀行廣西分行正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中銀香港聯動建設面向東盟的跨境金融創新中心,已落地可復制、可推廣的20項首發、30項創新金融產品,為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投融資便利化、企業出海發展、擴大邊境貿易提供了重要產品支持。
9月16日至19日,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舉行。中國銀行將依托東博會輻射效應,當好服務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金融“主力軍”,為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注入金融力量。
數據來源:中國銀行廣西分行
《人民日報》(2023年9月18日第12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