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壯大實體經濟 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西林縣以實施文旅興縣、農業立縣、工業強縣、改革開放、科教振興“五大戰略”和要牢牢守住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生態、民生、安全發展“四條底線”為抓手,不斷壯大實體經濟,推動西林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推動農業提質增效。西林上半年一產增加值同比增長4.6%,排全市第4位,增長勢頭良好。西林金秋沙糖桔即將開市,目前市場價格每斤銷售6—5元,其他品種的柑桔也將陸續上市,園林水果產量24.56萬噸,同比增長9.44%。加快畜牧業規模化發展,開工建設正和牧業斗皇萬頭養豬場,有序推進周幫、弄汪、那勞、魯維、者底5個陸基養殖設施漁業項目,持續擴大“增殖放流”“人放天養”大水面養殖規模,力爭下半年水產品產值突破1億元,全年產值同比增長5.87%。
工業項目上檔進位。該縣聚焦年度穩增長目標,轉方式、優服務、強執行,健全完善縣四家班子領導挂點服務。今年以來,西林大力開展“壯大實體經濟 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服務,由25位縣四家班子領導調研服務全縣93家重點企業、94個重點項目。推行“周報表、月調度、季研判”工作機制,持續推進城西新區水廠、林產業循環利用等35個在建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易地扶貧安置后續扶持產業園等13個重大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09億元。同時,加大規上工業企業培育力度,成功培育富饒木業、玖鼎木業等2家企業上規入統,服務18家規上企業滿產達產,同比增長12.87%。
農旅項目齊頭並進。田西高速建成通車后,對西林的服務業起到了巨大的帶動作用。西林大力實施“文旅興縣”戰略,打造“千年句町·九香西林”文旅品牌,文旅、商貿、餐飲、住宿快速復蘇。上半年,全縣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排全市第2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8%,排全市第1位。上半年全域旅游重點項目建設立項64個,有序推進萬峰湖環湖公路、生態停車場、游客中心、民宿及配套基礎設施、八達鎮紅星村鄉村振興田園觀光綜合體、句町遺址博物館陳列展覽工程、新豐村整村提升工程、宮保府景區提升改造、月亮山句町王閣、八洋濕地公園、江濱路花貢河左岸棧道美化亮化更新改造等項目建設,“一區一帶一中心”的旅游發展格局初顯。上半年接待游客65.3萬人次、旅游總消費6.4億元。
加快推進鄉村建設步伐。截至目前,該縣累計投入各級財政銜接資金1.65億元,實施通屯道路、產業道路、農田水利等鄉村振興項目214個。持續深化粵桂協作,投入協作資金4547萬元實施普合鄉新豐村羅湖連心橋等8個項目,助推鄉村振興。投入3293.63萬元實施人居環境綜合治理,加強農房建設管控,加快土地衛片涉農房圖斑整治,持續推進“三清一改”,農村人居環境質量全面提升。同時,加快推廣運用鄉村治理“積分制”“清單制”。加強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進農村移風易俗,著力打造了八達鎮紅星村、普合苗族鄉新豐村、那勞鎮那賓村、西平鄉木頂村4個市級移風易俗示范點。(黃燕群 羅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