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博覽會舉辦20年成果豐碩

發布會現場。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南寧9月11日電 (記者陳燕)近日,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新聞發布會獲悉,今年是中國—東盟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創辦20周年,它已成為中國—東盟重要的開放平台、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的助推器,成為廣西亮麗的名片。
東博會20年的豐碩成果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成為中國—東盟重要的開放平台。前19屆東博會共有182位中外領導人、3800多位部長級貴賓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出席,發表《南寧宣言》等近百份重要文件,不斷凝聚合作共識,不斷增進戰略互信,推動中國—東盟關系持續深入發展,為加快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貢獻地區力量。
二是成為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的助推器。前19屆東博會共有110多萬客商參展參會,5000多個項目簽約,帶動中馬“兩國雙園”、中國—東盟信息港等一批大項目落地,推動我國與東盟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互為最活躍的投資合作伙伴,促進中國—東盟自貿區從1.0版向2.0版升級並邁向3.0版。
三是成為中國—東盟合作的“南寧渠道”。累計舉辦300多場部長級高層論壇,覆蓋經貿、產能、港口、金融、海關、質檢、農業、礦業、建筑、統計、標准化等40多個重點領域,帶動合作機制落地,促成重大戰略實施,形成中國—東盟加強協商的“南寧渠道”。
四是成為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務實平台。東博會持續拓展平台功能,從服務中國—東盟“10+1”合作向RCEP和“一帶一路”合作延伸。邀請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企業及國際組織負責人參展參會,專設RCEP專題展區、“一帶一路”展區,舉辦RCEP經貿工商高峰論壇、日韓企業廣西行以及“一帶一路”專題活動,在更大范圍促進合作共贏。
五是成為廣西亮麗的名片。東博會推動廣西從西南邊陲躍升為中國—東盟合作的前沿和窗口,促成一批服務中國—東盟合作的重大戰略、重大機制、重大項目獲批落戶廣西,推動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助力廣西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