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因磨礪而出彩
北職青年學子暑期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6】

![]() |
實踐隊員為村民提供入戶保養維修農機服務。北海職業學院團委供圖 |
2023年暑假期間,北海職業學院組建17支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100多名師生分赴全區各地,投身到各社區鄉間村落,深入群眾身邊,開展理論宣講、教育關愛、文明實踐等豐富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
追憶崢嶸歲月 弘揚革命精神
在北海市鐵山港區南康鎮,團委文明禮儀實踐隊前往掃管龍村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文化與傳媒系、旅游商貿系實踐隊在桂林參觀了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紀念館、杜莫鎮張村革命舊址紀念館﹔經濟管理系實踐隊到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參觀學習,接受“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的教育和熏陶。通過觀看珍貴的歷史文物、翔實的文獻資料,追憶血與火的崢嶸歲月,深刻感悟革命先烈們的英勇和無畏,同時更加深刻認識到要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堅定永遠跟黨走的理想信念,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
賦能鄉村教育 文明“青”風拂鄉村
“青年學子唯有深入實踐,才能深切感受社會前進的脈搏。”北海職業學院團委書記劉佳佳帶領實踐隊成員走進鄉村,為鄉村兒童開展戶外美育、文明禮儀、愛國主義教育、生命安全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等課程,廣泛實施教育關愛,提升鄉風文明。
各志願服務隊根據服務需求,細化服務菜單,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教育系“明日之師”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前往南寧市新竹社區開展了“賦能志願服務 送課美滿社區”暑期“三下鄉”志願服務活動。他們通過傳統文化繪畫課、“電”的科學課,培育青少年多面的能量庫﹔以北海作文章,提煉海洋元素,講述家鄉故事,助力宣傳北海。以急救知識的科普與練習,增強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識,掌握必要救護知識。
機電工程系實踐隊走進鄉村住戶,就紅錦村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進行調研,為鄉村群眾講解汽車相關知識、如何正確保養汽車、日常使用汽車的注意事項﹔為居民講解如何安全使用家用電器、如何避免家庭用電觸電隱患以及遭遇電線起火等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方法﹔為鄉村小學生科普用電安全常識,帶小學生制作科學實驗小模型等等。
走“新”更走心 沉浸式“鄉游”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在欽州牛圩坡革命烈士紀念碑,電子信息工程系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以雲直播的方式,為人們介紹小董武裝起義和革命烈士的故事。
在桂林鄉村著名景點,旅游商貿系實踐隊開展義務導游講解活動,並實景拍攝廣西山水風光和民族風情,講述美麗廣西的故事,促進廣西旅游文化事業的發展。
文化與傳媒系把“創視介”師生文化節活動中的美育作品帶到了桂林矮山村和高州村,增進當地人對北海文化的了解,對民族之美的認識,踐行“美育進鄉村”。實踐隊成員還在現場義務為當地婦女提供化妝、造型、拍攝等服務,幫助當地婦女重拾美麗,讓她們重新認識自我,重新定義美,實現美育筑夢。
青春聚力顯擔當 直播助農促振興
幫助農戶採摘、銷售龍眼和黃皮果……在合浦縣石灣鎮紅錦村,經濟管理系實踐隊的隊員們走進鄉野,深入村民生活,化身為“鄉村農產品星推官”,他們利用專業特長,憑借豐富的自媒體運營和直播推廣經驗,通過直播展示實物、現場試吃,積極與消費者互動,用專業的知識介紹產品,吸引網友點贊、關注、購買,為鄉村農業發展助力。
宣講政策理論 科普反詐知識
在欽州欽南區沙埠鎮油路村,電子信息工程系實踐隊為當地群眾帶來了《鄉村振興 法治同行》的法治講座,向群眾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手冊》,通過互動提問的方式為群眾答疑解惑,讓他們了解鄉村法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作用,更加自覺地參與到法治鄉村的行動中。此外,實踐隊還通過問卷調研、指導村民下載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向村民普及電信網絡詐騙防范措施。
在這個火紅的暑假,北海職業學院廣大青年學生把基層當做課堂,把實踐當做老師,在實踐中觀察社會、接受鍛煉、增長才干,積極助力鄉村振興、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書寫著無悔於新時代的青春華章。(李凱琳 莫海燕)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