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以稅為筆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產業興則百姓興,農民富則國家富。近年來,南寧市稅務部門緊緊圍繞推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匯聚“稅費支持+便民服務”雙合力,為鄉村振興“美麗畫卷”添彩。
稅惠政策支持智慧農業發展
打開廣西鳴鳴果業有限公司的果樹數字地圖,金黃豐碩的沃柑令人垂涎欲滴。“我們給每個沃柑設置單獨的編號,配備對應的GPS坐標定位,通過數字地圖就可以遠程實現種植、施肥、打藥、採收等環節操作。”廣西鳴鳴果業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陸女士介紹。
據了解,企業通過“沃柑+科技”的智慧農業發展模式,與區內外及國外172家水果採購商簽訂沃柑銷售協議10萬噸,協議銷售額8.5億元。為推動當地智能現代化農業生產,南寧市武鳴區稅務局為企業推出“管家式”服務,精准落實稅費優惠政策。
“在稅務部門幫助下,三年來我們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399萬元,有了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我們將加大數據採集規模,擴充數據池,繼續完善數字地圖系統。”陸女士說。
近年來,為助力“智慧農業”賦能鄉村振興,南寧市稅務部門將各項稅費政策和稅收服務嵌入到鄉村振興的發展鏈條中,支持企業厚植競爭優勢。
南寧市西鄉塘區稅務局建立“一企一策”全程跟蹤管理台賬,精准推送稅費優惠政策,幫助廣西農墾永新畜牧集團金茂牧業有限公司享受稅費減免約715萬元,助力企業引進智能養殖技術擴大養殖規模。在江南區聖女果育繁推一體化種植基地,稅務黨員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深入大棚輔導企業享受免征增值稅優惠49萬元,促進種子研發“開花結果”。在釋迦果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區,稅務部門通過“線上線下”為企業送上涉稅注意事項“小貼士”,從政策解讀到實務操作,提供定制式個性化服務,確保企業稅費優惠政策應享盡享。
便民服務助力新農奮斗夢
遙望從前,走出鄉村是一代人的渴望,放眼今夕,在希望田野上馳騁的春華秋實是一批“新農人”的新思想、新技術、新產品。曾在上海從事金融工作的鄭成功,在跟隨妻子回到賓陽縣古辣鎮品嘗了古辣香米飯后便決定留在鄉村沃土上追尋“禾下涼夢”。
通過9年的奮斗,他創辦的聯豐農機合作社以“綠色水稻種植規程+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模式輻射周邊作業面積8000畝,年產優質水稻400萬斤以上,每年可穩定為村民帶來超過200萬元的收入。
在助農幫農興農道路上,賓陽縣稅務局結合“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把稅收課堂搬進鄉間田野為涉農群體提供一站式輔導、施策、跟蹤服務。“隨著合作社不斷壯大,我們的涉稅需求也越來越廣,稅務部門深入村鎮為我們不定期開展專項輔導培訓,通過微信服務群實時解答我們申報、發票的疑問,非常暖心。” 鄭成功欣喜地說。
隨著鄉村振興持續推進,手機變成“新農具”,直播變成“新農事”。隆安縣瑞吉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搶抓電商機遇,通過各大電商平台售出的農產品可達2萬多噸。為了讓電商“新農人”知曉政策優惠,隆安縣稅務局積極開展助企紓困暨鄉村振興幫扶調研活動,組織黨員稅宣隊為合作社講細講透各項稅費政策,幫助“新農人”打通農產品從“田間”到“網絡”的新銷路。
添彩鄉村振興致富路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置身於南寧市興寧區十裡花卉長廊,仿佛來到了童話世界,園區內近250個品種植物帶動了周邊上千農民發展苗木生產、無公害蔬菜種植和生態旅游。
“由於距離市區較近,很多公司和家庭會利用周末時間,來到十裡花卉長廊開展團建、春游等活動,周末日均人流量近1萬人。”廣西南寧碧灣園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莫磊介紹。
為助力鄉村振興,南寧市興寧區稅務局梳理系列涉農稅費政策清單,通過“問需問計、實事快辦”走訪活動深入了解和解決企業面臨的涉稅難題,稅務服務專員“一對一”宣傳輔導,幫助企業利用助農惠企稅收紅利堅定走穩農旅融合發展道路的信心。
在距離南寧市區30公裡的“金花小鎮”,廣西源之源生態農業投資有限公司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流轉土地7000畝,建成了年育500萬株金花茶的世界最大金花茶育苗工程中心。南寧市青秀區稅務局結合“桂惠貸”借款申請授信台賬、申報數據等稅收大數據分析篩查,幫助企業對接農戶農企和合作社,打開了金花茶的上下游銷路。預計到2025年左右,300萬斤的金花茶年產值可達50億元。
橫州市被譽為“世界茉莉花都”,近年來,橫州市稅務部門將茉莉花茶加工行業納入農產品核定扣除試點,調整和完善農產品增值稅抵扣機制,優化稅收營商環境,讓“茉莉經濟”在遍野清香之間綻放出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活力。
下一步,南寧市稅務部門立足稅收職能作用,不折不扣落實支持鄉村振興的稅費優惠政策,不斷提升稅費服務質效,助力農業產業發展壯大,以“稅力量”助鄉村振興“大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