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市縣

廣西桂平:“水稻+”加出穩糧增收新路子

2023年06月20日08:25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桂平市石咀鎮紅富貴富硒蝦稻生態基地。黃成霖攝

廣西桂平市社步鎮清石村年近60歲楊達寅,與其他村民成立桂平市滿達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去年合作社在清石村、榕羅村共流轉1000多畝撂荒地種植水稻,並利用部分低窪水浸田養殖小龍蝦,去年產值超300萬元,平均畝產值超3000元。

據統計,桂平市有148家種糧專業合作社及農戶共盤活1.21萬畝低窪田、撂荒田開展稻蝦種養,實現了生態循環種養、稻蝦效益雙增。近年來,桂平市以“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為出發點,依托北回歸線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大力發展“水稻+”生態特色農業,打造生態大米、富硒龍蝦等品牌,通過水稻+小龍蝦立體生態循環種養,積極探索農業高質量發展模式,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助力農民增收。

以糧為本 筑牢穩糧“壓艙石”

桂平地處西江“黃金水道”黔、郁、潯三江交匯地帶,郁江、潯江沿岸是廣西最大的沖積平原——潯郁平原。潯郁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北回歸線橫貫其中,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境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優越的農業資源,使桂平成為廣西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和優質大米傳統出口基地。自2013—2022年以來,全市糧食種植面積均在150萬畝以上、總產量54萬噸以上,其中,2022年全市糧食種植面積157.57萬畝,產量56.19萬噸,優質稻面積122.91萬畝,產量48.44萬噸﹔玉米16萬畝,產量5.6萬噸。自2011年起,桂平市連續12年獲全國產糧大縣獎勵,2023年列入廣西糧食安全產業帶重點縣市。

廣西桂平富益合作社是一家專業種植水稻的合作社,2022年在下灣鎮種植水稻3500多畝,年合作社年產稻谷3150噸,產值900多萬元。據桂平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覃海強介紹,桂平能成為全國的產糧大縣,水稻功不可沒。桂平是廣西為數不多的雙季稻種傳統種植區,常年種植優質稻和雜交稻,優質稻以百香、絲香品種為主,雜交稻以野香優、豐田優、廣8優、壯香優、Y兩優、特優品種系列為主,畝單產在390—400公斤左右,年產稻谷超48萬噸,佔全年糧食總產的87%左右,有“水稻穩則糧食穩”之說。

桂平市南木鎮維軍生態稻蝦基地。黃成霖攝

因地制宜 先種水稻后養蝦

由於桂平市地處三江交匯點,河流密布,低水位農田較多,全市13萬低水位田塊約有4萬多畝為重度低窪田、水浸田。按照傳統種植習慣,這部分田塊隻種單季晚造。部分農戶覺得隻種一季不能體現勞動價值,一些單季田塊逐成長期性撂荒。

廣西桂平富益合作社為謀求發展,今年在大灣鎮發展水稻種植1000多畝,這片水田多為“巴掌田、山沖田、低窪田”,耕作條件差,合作社負責人之一黃柏喜內心也是一陣糾結:如果還是按在下灣那樣隻種雙季水稻,拋開國家的政策補貼,這1000畝水田,辛苦1年,可能所賺無幾。就在黃柏喜為合作社下一步發展苦苦思索時,他手機上的“桂平稻蝦種養大戶技術交流群”的一則小龍蝦交易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2月13日貴港市小龍蝦產業集散交易中心收購價:硬4起中蝦(20克起)43元/斤、硬6起(30克起)不封頂大蝦80元/斤”。

就是這條短短幾十個字的信息,讓黃柏喜眼前一亮,心中多日的困惑一下打開,當即與合作社的其他社員商定:大灣鎮的1000畝水田定位發展稻蝦綜合種養。

“2月平整土地,3月做好稻蝦田基礎設施,到4月底全部插完水稻的1000畝平整連片的稻蝦田與流轉前的“小、零、散”甚至插花式撂荒的狀況簡直是雲泥之別”。大灣鎮鎮長覃海妮一方面感嘆“富益合作社”的年輕人的行動能力,一方面又為自己鄉鎮能招到這樣一個實力強、勇於開拓的合作社感到高興。

桂平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覃海強介紹說桂平真正發展稻蝦產業時間不算長,從開初的“圍溝種養”到現在大力推廣的“平養種養”模式,都堅持“雙季稻為主,先種稻,后養蝦”原則,不斷探索,逐成“雙季稻+淺溝+平養”一套適合本地的種養模式,這套種養模式讓廣大種糧大戶進入“賺錢模式”。

稻蝦並舉 穩糧增收新路子

5月30日一大早,桂平市農技中心的高級農藝師梁重堅和同事去到石龍鎮福平村李源堅大戶的水稻種植基地,對今年早造試種的巨型稻進行田間觀測和記錄,把巨型稻的株高、葉齡及綜合抗性一一記錄,為明年的推廣做好數據基礎。

隨著桂平稻蝦種養面積不斷擴大,作為全市的農技推廣部門,桂平市農技中心考慮更多的是如何讓稻蝦田種出更高產、更優質水稻,確保全市在發展稻蝦產業同時做到“糧食產量隻增不減”。

“這個‘巨豐6號’是3月24日插植,現在株高177厘米,比同期的其他品種高出了83厘米,有效分蘖最高達42株,最少有30株,平均有22株。株型挻撥、雄壯,根系發達,按這勢頭生長,預計畝產可超650公斤,照目前來看,下一步在稻蝦田上推廣應用前途光明!”梁重堅一邊觀察,一邊與同事分享自己的想法。

桂平稻蝦產業發展迅速,短短幾年時間從“0”發展到超5.3萬畝,產值超11億的特色產業。在這過程中,許多低窪田被開展成了稻蝦田。經過這幾年的反復探索,許多種養大戶基本有一定心得:“水稻種得好=水質好,水質好=小龍蝦產量高=可以獲得更高的經濟價值”。

位於馬皮鄉大龍村的桂平市浙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1000多畝的稻蝦基地,2022年共產稻谷800噸(種雙季稻),小龍蝦75噸,合計收入730多萬元。

“基地常年務工人員超15人,平均月工資超3800元。去年我公司已注冊了稻蝦米甌潯品牌商標1個,獲富硒認証3個。由於我們基地所種的稻谷基本沒打什麼農藥,水稻生長所需的肥料以小龍蝦排泄物和蝦鉰料剩余殘渣為主,所以基地所種出的綠色稻蝦米分別銷往廣東、江浙等地,銷售可以說是供不應求。今年我公司已將稻蝦基地擴展到2000多畝,在種植雙季稻情況下,預計可產稻谷1600噸,小龍蝦150噸,年產值超1450萬元。”基地負責人莫務機望著眼前一片綠色稻蝦田,健康黝黑的臉上寫滿希望。

桂平市市長黃德佳介紹,目前,桂平市已發展稻蝦綜合種養面積5.3萬畝,小龍蝦年產量7950噸,稻蝦產業綜合年產值達11億元,開創了桂平市“稻漁結合、一水兩用、一田多收、穩糧增收、糧漁雙贏”的農業產業發展新局面。預計至2025年,全市發展稻蝦綜合種養面積達15萬畝,產量達22500噸,產值30億元以上。下一步,桂平市將嚴守耕地紅線保障糧食生產,完善“水稻+”生態特色農業長效機制,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劉釗揚 周銘德 陳壽福)

(責編:張芳、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