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城公路養護中心:“三心”打造壯美路 擎畫鄉村振興新藍圖【3】

近年來,羅城公路養護中心緊扣交通強區、交通強縣、交通帶動鄉村振興目標任務,積極探索“公路+產業”“公路+旅游”新發展模式,全力融入交通建設、鄉村振興新發展格局,推動公路建設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構筑“對外大聯通 對內大循環”綜合立體交通結構,合力打造公路沿線鄉村振興示范帶。
精心養護,架起群眾滿意的“民心路”。2020年5月,連接羅城仫佬族自治縣、融水苗族自治縣及貴州省從江縣的一條重要公路通道——羅城至融水洞頭二級公路通過交工驗收並正式投入使用,羅城境內路線全長59.84公裡, 工程總投資金額約45056萬元。新公路建成以后,羅城公路養護中心堅持“科學養護 精細管理”發展理念,聚焦主責主業,致力鄉村建設,以打造生態宜居鄉村為切入點,強化日常公路養護和沿線公路基礎設施維護,不斷加大路容路貌整治力度,通過採取為沿線村民修筑候車亭、修整便道等措施,大大改善群眾出行條件。如今的羅融路舊貌換新顏,從前坑坑窪窪的“水泥路”搖身一變變成了花香滿園、碩果累累,通往幸福的“民心路”。寬敞暢通的道路,如詩如畫的風景,也吸引了大批商人到羅城投資創業。2021年,隨著交通路網建設的進一步完善,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共簽約引進項目10個,總投資35億元,商貿物流產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電子商務銷售同比增長41.4%。
用心保暢,打造通往幸福的“致富路”。產業振興,交通先行。“十四五”規劃全面開啟后,羅城地方政府部門按照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戰略要求,有效利用羅融公路沿線土地資源優勢,著力推動螺螄粉原材料、砂糖橘、甘蔗等產業發展壯大。羅城公路部門作為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發揮新時代黨建引領作用,積極探索“黨建+主業+產業”新發展模式,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將公路主業和產業振興戰略目標納入日常黨建理論知識學習中,統籌安排學習,做到各項業務互融互通。同時,立足縣域經濟發展實際,抓好日常保暢保通工作。近兩年來,共計投入80余萬元對該條線路進行塌方清理,確保線路保持暢通,為物流運輸保駕護航。同時,通過發揮國省干線公路的紐帶和輻射作用,著力破除沿線特色產業消不出、新型冷鏈物流工業進不來的發展困境,為助推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交通保障。
羅城至融水二級公路建成通車后,有效帶動了沿線種植業的蓬勃發展,豆角、水稻、老娘菜等多個種植基地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共同構筑成多元化的鄉村振興產業示范帶,真正實現產業帶動增收,人民實現富裕。
同心筑夢,構筑民族特色“旅游路”。羅城至融水二級公路是連接全國唯一仫佬族自治縣羅城縣和苗族聚居地融水縣的重要通道,這條路筑起了兩個少數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旅游路”。羅城公路養護中心高度重視民族團結進步工作,以提供平安便捷交通為立足點,以提升國省干線公路服務品質、建設“壯美公路”品牌為切入點,結合縣域民族旅游業發展和群眾出行需求,通過有效利用路肩閑置空地,在沿線開展綠化美化工程,貼心打造“人在畫中游,車在景中過”的“民族特色旅游公路”,全力服務地方特色旅游業發展蓬勃發展。近年來,共投入約 138萬元對沿線公路進行綠化,路容路貌煥然一新。
仫佬族和苗族兩個極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少數民族也在這條寬闊大道上碰撞出了精彩的火花,為少數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進步,實現繁榮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在“暢、潔、美、安”公路的驅動下,羅城縣旅游業飛速發展。截至目前,羅城縣接待游客人數180萬人次,同比增長28%,旅游總消費21億元,同比增長34%。(韋麗瓊)
來源:羅城公路養護中心
![]() |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