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沙鎮:乘風破浪開新局 奮楫揚帆新征程

企沙漁港。韋湘攝
簕山古漁村。韋湘攝
鄉村旅游公共廁所。韋湘攝
今年以來,在防城港市港口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企沙鎮攻堅克難、負重奮進,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力促經濟平穩運行,社會和諧穩定。
常態化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該鎮嚴防死守沿海一線,在沿海一線重要卡口位置共建立了13個4G太陽能監控點,全時段全方位監控沿海一線情況。每天組織警力對沿海一線開展24小時巡邏,並強化對5個抵海巡控點及17支護村隊督促檢查,充分發揮好聯防聯控合力,嚴厲打擊走私偷渡等涉邊違法犯罪活動。同時加大海上信息收集力度,創建首批海上信息員4名,負責51公裡海岸線的信息收集。
高標准推進鄉村風貌提升
大力推進“三清三拆”環境整治。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領廣大村民積極參與“三清三拆”工作。累計平整地面約2萬平方米,已全部完成75個村組基本整治工作,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明顯提升。抓好“兩道”沿線農房管控。及時組織召開鄉村振興村庄規劃設計成果討論會和農村建房圖紙征求意見座談會,現已完成山新、牛路、北港房屋前期測繪、設計262棟。探索建立鄉村風貌長效管理機制。制定“門前三包”評比獎勵機制,明確從鎮財政預算中給予試點村每村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經費支持,用於對各村“門前三包”模范戶的獎勵,目前已有750多戶挂牌參與評比。
高質量推動產業向前發展
臨港工業做大做強。舉全鎮之力推進30多個自治區、市、區各重大工業項目征地搬遷工作,抽調精銳干部勇挑重擔、深入一線參加征地,踐行“六個一線”工作法,順利完成五金銅材衛浴產業園配套道路、防城港市港口區紅樹林研發中心等項目征地搬遷工作,為企沙鎮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特色農業持續增收。大力發展“特優精”農業品牌和遠洋捕撈、深海抗風浪養殖,穩步發展淺海灘涂和大蚝對蝦養殖,傾力打造企沙海產品品牌。今年上半年,該鎮紅衣花生、紅香薯等特色種植業增產增效,五黑蛋雞特色養殖規模不斷壯大,海雞蛋品牌打響打亮。第三產業蓬勃發展。企沙臨港大工業的崛起帶動了商貿、旅游、住宿、餐飲、零售等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以簕山古漁村—山新大沙灘—漁港古鎮—天堂灘海洋度假公園為濱海特色旅游帶,積極推進了九龍寨、簕山古漁村、山新沙灘、天堂灘愛琴海等一批濱海特色旅游景區景點、濱海特色民宿提檔升級。上半年接待國內游客約25萬人次,濱海旅游產業蓬勃發展。
加快推進漁港經濟區建設
切實完善總體規劃編制,已完成企沙漁港經濟區總體規劃編制,規劃范圍內港池面積約3400畝,避風港池約1230畝,陸域面積約2727畝,規劃期為2018-2025年,共分為漁港核心區、水產品深加工區、休閑漁業功能區、會展商貿區、海洋科技區、遠洋漁業產業區等六大功能區,將實現依港管漁、依港促安、依港興業、依港興城,致力於將企沙漁港經濟區打造成為以漁港為載體、城鎮為依托、漁業產業為基礎,集漁船避風和補給、魚貨集散、加工貿易、濱海旅游等為一體,帶動漁港、城鎮、產業聯動發展的現代綜合型漁港經濟區。
扎實開展社會綜合治理
一是建立健全基層網格化管理模式全覆蓋,嚴格按照“基層黨建+社區(村屯)警務+網格化綜合治理”模式,完成全鎮15個村(社區)的制度牌、公示牌上牆,42個住宅小區(社區網格、學校)、238個生產組街道路口等地粘貼小區“雙公示”牌共763張。二是扎實推進“三官一律一網格”規范化管理,跟群眾零距離接觸,為群眾排憂解難。今年以來,“三官一律”排查化解矛盾糾紛8件。三是加強對轄區內九類重點人群的排查和管控,半年來無矛盾糾紛轉化為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和群體性事件的情況,最大限度地防止了社會矛盾向上傳導、向外溢出、變異升級,社會大局和諧穩定。(韋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