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三江1月13日電 近年來,三江侗族自治縣高度重視易地扶貧搬遷就業保障工作,通過推行以“外出務工+萬畝茶葉扶貧產業園、扶貧生態產業園、旅游項目開發產業園+微車間、微田園、微市場+公益崗位”的“1331”模式,全力做好易地搬遷后續就業扶持工作,有效解決搬遷戶勞動力就業問題。截至2020年11月30日,對全縣易地扶貧搬遷戶中有勞動能力的6048戶14594人,全部落實一戶一就業(產業)。
精准開展“一個專項”行動,聚力幫助搬遷群眾轉移就業。該縣制定《三江縣聚力脫貧攻堅深入開展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專項行動方案》,成立開展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和專項行動工作指導組,實行“縣領導包戰區、成員單位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屯、幫扶干部包戶”的“四包”責任制度,按照“精准收集務工意願、精准提供崗位信息、精准提供服務保障”的“四精准”要求,通過整合縣內外社會資源、粵桂扶貧勞務協作、國家移民管理局定點幫扶等就業渠道,開展線上招聘、現場招工、送崗上門活動,充分發揮“第一樓棟長”作用,組織各樓棟長、幫扶責任人入戶核查就業情況,有效加快推進農村勞動力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實現穩定增收。
全力推進“三個產業園”建設,促進搬遷群眾實現就近就業。該縣總投資1.2億元,打造面積為10356畝的集茶葉和油茶種植、生產、加工、文化體驗、度假休閑、森林氧療、山體運動於一體的超大型茶旅文化旅游綜合體,產業園全部建成后可解決5000戶貧困戶2萬名貧困人口的就業問題。今年以來共安排固定用工貧困戶787人,累計用工1147人次﹔投資11億元打造3000畝的扶貧生態產業園,並同步策劃招商引資項目,運行后可為搬遷戶勞動力提供1000個以上就業崗位。此外,該縣還全力推進一批旅游項目產業園建設,結合三江南站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附近已經建成的三江南站侗鄉會客廳以及正在開發建設的三江灣汽車營地、大洲島旅游項目開發等,通過沿線旅游項目開發釋放出來的各類崗位,優先吸納搬遷戶勞動力實現就近就業,可提供3000個以上就業崗位。
開發建設“三微”平台,激發搬遷群眾主動參加創業就業。為激發易地扶貧搬遷戶就業創業主動性和積極性,三江縣在安置點小區同步開發建設了微車間、微田園、微市場的“三微”就業創業平台。採取主管部門牽頭,分管部門跟蹤,責任單位推進的措施,由縣投資促進局牽頭組織科工貿、人社局、易安辦、電力公司深入各車間進行復核基礎設施建設、人力資源配備、有關資質等情況,對復工不復產或工人較少的車間進行清理,騰出多余門面另行招商。由人社局組織人員深入車間進行勞動監察執法檢查及相關政策解讀,確保搬遷戶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創業增收。目前,8家扶貧車間復工復產,就業人數400多人,微市場有73家門面營業,解決73人就業,3家微田園安置固定就業人員124人,總共用工335人次。
認真落實“一個公益崗位”政策,讓搬遷群眾就近安置穩定就業。該縣把公益崗位作為搬遷群眾就近托底就業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採取“分散安置點、村級就地安排,集中安置點、縣城就近統籌”的方式安排崗位。結合疫情防控需要,為村級新增開發保潔環衛、防疫消殺、測溫員、社區巡查、卡點值守等臨時性扶貧崗位,號召縣直機關事業單位優先從縣城易安點安排公益崗,重點幫助建檔立卡家庭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截至目前,易安點共開發公益性崗位1556個。(莫珍世 粟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