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興寧區這條風光線有看頭

【查看原圖】
十裡花卉長廊沿線的苗木花卉基地,姹紫嫣紅,迎寒怒放。侯呈志攝
十裡花卉長廊沿線的苗木花卉基地,姹紫嫣紅,迎寒怒放。侯呈志攝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2020年12月28日15:59

“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走進廣西南寧市興寧區十裡花卉長廊,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大自然的景象,紅的、綠的、白的、黃的,各種花朵匯聚一片,爭芳斗艷,清香遠溢。這裡不僅有好的風光,也有好的“錢”景,沿線村庄舊貌變新顏,村民收入芝麻開花,周邊游客絡繹不絕,這裡成為游客最愛打卡的網紅地。

南寧市興寧區三塘鎮林科院至三塘九曲灣道路約13.2公裡的主干道上,遍布著300多家花卉苗木企業,一路鮮花爛漫,“十裡花卉長廊”由此得名。這裡有廣西最大的花卉苗木集散市場,一年四季有花,處處見花,因為靠近市區,被大家稱為穿插在城市裡的都市田園,成為許多市民周末假期休閑游玩的新地標。

“我們這個十裡花卉長廊是集花卉生產、旅游、游玩、項目拓展、 商務活動於一體的農旅項目。”三塘鎮黨委宣傳委員羅偉龍介紹說,“在這裡適合大家做一些單位的拓展活動,也可以搞一些社會團體活動,同時也可以進行一些家庭的、親朋好友的聚會。這裡可以說是一個休閑度假的好地方,歡迎大家來我們十裡花卉長廊來游玩。”

近年來,十裡花卉長廊核心示范區已經擴大到了20000多畝,培育和種植的花卉苗木超過1000個品種。苗木企業的入駐,讓沿線的村庄舊貌變新顏。

“以前我們的道路沒那麼好,都是坑坑窪窪的,下雨天的時候特別不好走,修了水泥路之后,我們村民進出都是很方便的。”三塘鎮圍村村那井坡村民農錦標看到村子的大變樣之后,非常高興,“還有一個就是說能招商引資吧,把老板引進來租我們的土地。”

“現在比以前好多了,以前一出來雜草又多,沒有把土地流轉給那些老板之前,反正一出來就是老鼠亂竄,嚇死人啊!現在整片連老鼠很少見到了。”談到村子的變化, 村民農毅也十分感慨。

三塘鎮圍村村有536戶1887人,十裡花卉長廊建成后,有三百多家苗木企業入駐,其中圍村村就有五六十家,村民通過土地流轉實現了增收,還能在家門口就業。三塘鎮圍村村村委主任楊仕繁介紹說,土地流轉成為了村民的第一大收入,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每天都有兩三百元收入,還能收取土地流轉的租金。

“現在土地租給老板了,一年就等著收租了, 一年有一萬左右。” 三塘鎮圍村村那井坡村民農毅一臉幸福地說。同村的農井亮也是一樣,相比以前收入成倍增加,生活幸福感增強了。“現在我們把土地流轉了之后,每一年的人均收入也達到一萬多,比以前提高很多。我們還可以去他們那裡務工,領到一份額外的工資,每天少的話也有一百多元,多的話三四百都有。”

農錦標以前隻能在家養雞養鴨,種植甘蔗豆角,收入微薄,現在每年的租金就十分可觀。“最大的改變是收入,以前人均大概在一萬五左右每年,現在有五六萬每年。”

圍村村地多人少,通過土地流轉以3000元一畝租給企業老板,人均年收入應該達到18000元。村民既是務工者,又是收租人,環境美了,錢袋子鼓了,生活也美了。

“以前我們住的村子周圍都是雜草,把土地流轉給人家做花木以后,環境看過去都很舒服啊,都是苗木,青山綠水,很好很好,我們的農戶都是感覺很幸福的。”農錦標說出了村民的心聲。

興寧區發揮“十裡花卉長廊”(核心)示范區的優勢,致力打造“生態·宜居興寧”的旅游品牌,沿線有吃的,也有玩的,賞花、拍照、垂釣、踢球,還可以泡溫泉、開展商務活動,一應俱全。這條最美風光線風景絕佳,風光旖旎,既增加了本地居民的收入,也給周邊的南寧市民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地方,成為了市民青睞的打卡點。(侯呈志)

分享到:
(責編:龐冠華、黃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