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龍州縣首個氣象科普教育基地成立 學生“零距離”感受氣象科技魅力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2020年12月09日10:05

圖為氣象科普志願者向學生們講解人工降雨原理。黃金梅攝
圖為氣象科普志願者向學生們講解人工降雨原理。黃金梅攝
下一頁

“今天我學會了如何測量地面溫度,還看到了非常有趣的氣象儀、地表溫度器。我以后要做一個氣象科普小小推行員。” 龍州縣下凍鎮北耀小學五年級 51班學生何碧霞高興地說。

為增強青少年學生的氣象防災減災意識,傳播氣象文化、提高校園的氣象防災減災能力,12月3日,龍州縣氣象局、教育局、科學技術協會到下凍鎮北耀小學開展“龍州縣氣象科普教育基地-北耀小學校園氣象站”啟動儀式,並組織氣象科普志願者開展氣象知識志願宣講活動。

當天,學生們在校園模擬氣象站參觀氣象觀測儀器,氣象科普志願者向學生們講解了氣象觀測儀器和人工影響天氣的工作原理,並科普了24節氣知識,最后開展了氣象知識有獎問答。

據了解,氣象科普教育基地是由一個標椎的區域氣象觀測站和校園模擬氣象站組成,標椎區域氣象站主要由現代化的自動觀測設備(各種各樣的探頭組成),能監測學校的天氣情況同時能發揮氣象災害的預警能力,其中主要包括暴雨、大風、雷電、高溫的提前預警,從而提高學校的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校園模擬氣象站主要由人工觀測儀器或半自動的氣象儀器組成,每一個儀器都有相應的科學原理,同學們可以自己動手、自己思考、自己探索氣象科學原理。

據了解,這是龍州縣首個氣象科普教育基地進校園活動,標志著該縣首個氣象科普教育基地成立。龍州縣氣象局局長李中國表示,氣象科普教育基地成立,能有效幫助同學們了解天氣預報的奧秘,加深對氣象知識的了解,感受科學技術的無窮魅力,激發探究科學的興趣,提高大家動手能力、形成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好習慣。同時,能進一步提高學校的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和增強學生防災減災意識。(農基椿 黃金梅 莫敦傢)

【1】【2】【3】【4】【5】

(責編:陳露露、黃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