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小小沙糖桔 致富大產業

【查看原圖】
西林縣泰源果業扶貧車間整裝待運的沙糖桔。李世華攝
西林縣泰源果業扶貧車間整裝待運的沙糖桔。李世華攝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2020年11月24日15:15

“自從種了沙糖桔,家裡的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好了,今年的沙糖桔護理得好,從開市以來這幾天我已經賣得差不多2萬元了,預計今年可收入5萬元左右。”家住西林縣古障鎮央達村的2016年脫貧戶黃順來開心地說,沙糖桔開市后,黃順來一家人格外忙碌,天一亮就來到果園裡摘果了。

“目前已經挂果的沙糖桔有6畝,今年又新種4畝獲得了3360元產業獎補,一年下來家庭年人均純收入超過13000元了,比之前去廣東打工掙的還多,又能在家裡照顧孩子,以后再也不用跑去外地打工了。”村裡人都說今年黃順來家的沙糖桔是村裡護理得最好的,產量高,質量好,果皮光滑無斑點。為了護理好沙糖桔,黃順來除了平時和村裡有經驗的果農交流經驗,還會在網上自學相關的護理技術,並將學到的技術分享給村裡的貧困群眾,幫助大家一起脫貧致富。

每年從11月開始,總能看到西林縣的田間地頭裡挂滿了金黃的沙糖桔,全國各地客商們如期而至,群眾們開心地在果地裡穿梭忙碌,一輛接著一輛載滿沙糖桔的三輪車開往沿路的收果攤。“你家的沙糖桔今天賣得怎麼樣?”成為了廣大貧困果農們打招呼的常見方式,大家的生活都因沙糖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為了讓廣大貧困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2002年以來,西林縣圍繞農民增收、市場需求、優良品種推廣、瓶頸制約等四個問題積極調結構、解難題。通過實施土地流轉、大戶帶動、推進規模化種植等方式積極發展沙糖桔產業﹔並通過示范作用,以點帶片,引導種植戶轉變觀念,更新思路、科學管理等模式不斷擴大沙糖桔產業,持續鞏固和拓展扶貧成果。

據了解,該縣2002年就開始種植沙糖桔,目前全縣以沙糖桔為主的柑橘水果種植面積達20.3萬畝,是全國農民人均種植水果面積最多的縣份之一,農民人均水果面積達1畝以上,其中貧困戶發展柑橘種植5236戶,種植面積3.91萬畝,達到戶均7.47畝,覆蓋全縣貧困戶45.4%。通過發展柑橘產業,帶動了很多選果廠,就近吸納勞動力,有效促進當地就業,貧困戶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同時,該縣還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鼓勵廣大貧困戶大力種植沙糖桔和沃柑等水果,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支撐。

2011年,西林縣被命名為“中國沙糖桔之鄉”﹔2012年11月,西林沙糖桔獲批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西林沙糖桔”無疑成為該縣的主導扶貧產業和金字招牌,成為當地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黃金果”。

2020年11月16日,西林沙糖桔走上了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合作社研究院、京東農場、福來咨詢聯合多個國家級行業組織、地方政府、龍頭企業、權威媒體、科研機構等聯合發起“第二屆神農論壇”舞台。論壇組委會共收到全國各地申報的品牌材料418件,經過神農論壇專家評審委員會嚴格評審,評選出了44個具有影響力、公信力和標杆性的區域公用品牌、企業、產品品牌,其中西林縣選送的西林沙糖桔品牌,由於在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地理標志建設領域的積極探索與突出成績榮獲“中國品牌農業神農獎”。擴大了西林沙糖桔的知名度,吸引更多客商前來收購和投資,從而促進沙糖桔產業持續發展,幫助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韋素雪 農小念)

分享到:
(責編:李敏軍、陳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