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羅秀粉 “盛滿”幸福味

【查看原圖】
韋瑞員正在將米漿和水分搖勻。熊耀章攝
韋瑞員正在將米漿和水分搖勻。熊耀章攝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2020年09月24日08:51

人民網桂平9月24日電 60多年前,廣西桂平市羅秀鎮韋瑞員的父親挑著一擔自家做的米粉上街售賣,賺了錢把妻子娶了回來﹔40多年后,韋瑞員又“故伎重演”,也把妻子娶了回來﹔三年前,韋瑞員的兒子帶著做米粉的技術到平南縣的一處農家樂,最后也把媳婦娶了回來。

這麼浪漫的愛情故事,都因一碗美味的羅秀米粉結下了一家三代情緣。

桂平市羅秀鎮四面環山,這裡不受外界強烈的季候風影響,冬暖夏涼。特殊氣候和水土條件,促使這裡的農作物生長期偏長,大米也更香更甜,亦成就了米粉的蒸晒的天然環境。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羅秀鎮,每年農歷七月底開始,氣候干爽,羅秀、偉楊、軍豐等21個村的大大小小米粉企業(作坊),紛紛加大火力搞生產。特別是小作坊主,清晨五六點鐘起床,10多個人在影影綽綽的燈光下忙碌起來。這樣的忙碌場面一直延續到第二年新歷二月。

“浸米、瀝水、磨漿、濾漿、調漿、汽蒸、成型、晾晒、回生……”羅秀米粉協會會長盧堅介紹,羅秀米粉的原料大米本身香甜度就已經很高,制作工藝又歷經18道工序,一碗看似簡單的米粉就被這樣“精雕細琢”出來。羅秀米粉,細膩潤滑,食之爽口,是當地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佳肴之一,也是佳節期間,迎來送往的必備禮品。在羅秀鎮,頭腦靈活的人都會自己開坊磨漿做米粉,又或通過跟老板打工,學到制作羅秀米粉的技藝后,回家自己開坊。就這樣,羅秀米粉成了該鎮的產業支柱。到2006年,全鎮小作坊有235家,年產量約300萬斤,全部是大青石磨、手工慢慢熬制出來。

“目前,磨漿依然用的是大青石磨。”盧堅介紹,隨著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羅秀米粉供不應求,機械磨漿代替了人工磨漿,但都是通過大青石磨來完成,同時又增加了烘干機、傳送帶等設備,從而解決了陰雨天不能蒸粉的難題,這樣一年四季都可以生產米粉。機械化生產有效提高了羅秀米粉的產量,目前,全鎮有米粉生產企業(作坊)130多家,日產能力達17萬斤,年產量約3740萬斤,產值近3億元,從業人員超1300人。

當地流行一句俗語:隻要做米粉,就不會貧窮。為了印証當地人的說法,近日,筆者探訪露棠村的業盛羅秀米粉生產加工銷售專業合作社的扶貧車間,一大早,七八個工人正在疊塊、切粉、包裝,一派繁忙。露棠村支書秦文華介紹,該扶貧車間2018年5月建成,目前扶貧車間日生產米粉3000斤,可帶動10戶貧困戶脫貧。

“2016年以來,羅秀鎮已實現貧困人口脫貧摘帽1916戶7581人,貧困村摘帽8個。目前,剩余貧困人口126戶348人,到9月份可實現現行條件下全部脫貧摘帽。”羅秀鎮副鎮長黃華鋒介紹。

探訪當天,今年50多歲的貧困戶秦振深正在把一箱箱羅秀米粉裝車,准備送給客戶。“每天工資100元,還包三餐,收入穩定,又可以照顧家裡老小,我很滿意。”秦振深高興地說。2017年脫貧后,秦振深正在努力工作,讓一家人快步跟上,一起奔小康。(張芳 張思)

分享到:
(責編:張芳、許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