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變“金山” 廣西首個碳匯扶貧項目落戶侗鄉三江

【查看原圖】
9月4日,人們在三江侗族自治縣八江鎮岩腳村碳匯扶貧示范點觀摩。蘭澤兵攝
9月4日,人們在三江侗族自治縣八江鎮岩腳村碳匯扶貧示范點觀摩。蘭澤兵攝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2020年09月06日07:17

人民網三江9月6日電 “我們村已有112戶貧困戶參與了首批碳匯精准生態扶貧項目,可出售的林木數量達73870棵,每年可為貧困戶帶來22萬余元的收入。”9月4日,在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八江鎮岩腳村碳匯扶貧示范點,岩腳村第一書記李颋介紹。

岩腳村曾是三江侗族自治縣深度貧困村之一。全村面積8.8平方公裡,但耕地面積不足900畝,90%以上是山區林地,山多地少限制了當地經濟發展。2015年精准識別時,全村共有貧困戶158戶629人,貧困發生率高達41.96%。

“碳匯扶貧項目是社會各界通過碳匯精准生態扶貧數據平台進行購買碳匯量,錢直接到貧困戶賬戶上,有效激發貧困群眾發展產業積極性。”岩腳村黨支書楊願成說。近年來,岩腳村在脫貧攻堅中,把劣勢變為優勢,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推動油茶、茶葉等特色產業發展,今年推行的碳匯扶貧項目更加激勵群眾發展生態產業熱情。目前,全村貧困戶種植茶葉已達400多畝,油茶200多畝,鉤藤70多畝,貧困戶發展產業覆蓋率達98.82%。截至2019年底,全村累計完成150戶594人脫貧摘帽任務,貧困發生率降至1.33%,實現整村脫貧出列。

“前些年,我們家種有杉木林,怎麼也想不到現在通過碳匯扶貧項目今后每年都會有一定收入。”岩腳村貧困戶吳小艷說。她一家3口人,丈夫是二級精神殘疾,她是家裡唯一的勞動力,一邊照顧丈夫一邊照顧孩子,一家人僅靠她務農收入及低保金過日子,是村裡的極度貧困戶,一直都未能摘掉貧困帽子。今年,他們家簽下了碳匯扶貧項目承諾書,按照每棵3元計算,800棵杉樹直接可以為他們家增加2000多元的收入,加上種植茶葉以及低保金收入,一家人已經可以穩穩脫貧。

“我家也參與碳匯扶貧項目了,還在林下種植了600多棒的靈芝,現在一林‘三收’,以后再也不用辛苦去外面打工了。”岩腳村2018年脫貧戶龍國世高興地說。今年在縣林業局的幫扶下,岩腳村在林下發展6多畝的靈芝基地,帶動10戶貧困戶增收。同時,該村將碳匯扶貧項目融入產業發展中來,積極探索“生態林業+林下經濟+碳匯扶貧”新模式,在發展經濟林的同時,積極發展林下經濟,推進碳匯扶貧項目,填補杉木等中長期產業發展前期的空缺,既助力生態發展,又促進貧困戶增收,真正的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岩腳村也成了廣西首個碳匯扶貧示范點。

“下一步,我們要把這個模式推廣,做大做強,讓更多的老百姓受益。”李颋說。(蘭澤兵、吳明江)

分享到:
(責編:吳明江、龐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