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柳州螺螄粉產能不斷攀升,螺螄日消耗量也與日俱增,鹿寨縣瞄准螺螄養殖產業,搶抓機遇、積極引導,通過能人在當地發展田螺養殖的同時,復制成功經驗到周邊區域,輻射帶動更多群眾實現脫貧增收致富。
8月11日,筆者走進位於鹿寨縣中渡鎮的鹿寨縣宏運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田螺養殖基地,看到合作社的經理王武朗正拿著捕撈網在田裡來回穿梭打撈田螺,待打包好運到柳州市內各大批發市場進行銷售。打撈工作結束后,便往田裡洒下飼料,等待下一批田螺的豐收。
“我們養這個螺螄每畝投300斤螺苗,然后一個星期投一次料,三個月左右可以收螺來賣,一年畝產達到2000斤,按現在市場價格有五塊多元一斤,除了成本一畝得到五六千元是沒有問題的。”王武朗高興地說。
村裡的群眾看到王武朗等人將原來的低產田改造成田螺基地,實現經濟效益翻番,便紛紛加入了他們的田螺養殖隊伍,石墨村村民陳亮便是其中之一:“我看到他們養田螺,賺錢了,我也跟著養,現在養有60多畝,今年賣了兩萬多斤,得了十幾萬元。”
隨著柳州螺螄粉紅遍國內外市場,螺螄日消耗量巨大,呈現供不應求趨勢,除了村裡群眾跟著養殖,周邊村屯和其他鄉鎮的群眾也嗅到了商機,慕名而來了解田螺養殖情況。與此同時,王武朗等人也絲毫沒有私藏自己的田螺養殖經驗,他們希望自己富裕的同時,能夠通過合作社的示范帶動,復制培育更多田螺養殖基地,輻射帶動更多群眾實現脫貧增收致富,王武朗說:“現在周邊鄉鎮的村民有很多都來跟我們買螺苗,隻要他們願意養,我們都會向他們提供技術和銷路。”
如今,鹿寨縣宏運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從去年成立之初的5人,變成了13人,養殖規模也從去年的220畝,變成了460畝,全縣螺螄養殖達到了2300多畝。(王文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