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新型蘑菇種植讓破敗竹林煥新機 

【查看原圖】
圖為滿地的竹蓀蛋。左德強攝
圖為滿地的竹蓀蛋。左德強攝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2020年08月05日10:07

人民網昭平8月5日電 “7月份基地的竹蓀開始有收獲了,現在每天能採收15公斤鮮竹蓀,按每公斤100元計算,我月收入得有5萬元。”7月24日,在廣西昭平縣四溢香菇種植專業合作社基地,正忙著採摘竹蓀的理事長左培陽說。到8月採摘高峰期,竹蓀的產量會更高。

左培陽是昭平縣五將鎮古店村2017年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鞏固脫貧成果,2018年,他聯合3戶貧困戶成立了廣西昭平縣四溢香菇種植專業合作社,並擔任理事長,抱團發展蘑菇產業。

專家技術指導,蘑菇種植大獲成功

2019年,在昭平縣后盾幫扶單位中航集團的協調下,左培陽發展的食用菌產業得到了中國林科院技術員的技術指導,當年種下的大球蓋菇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大球蓋菇種植成功,激發了左培陽更大的創業熱情。

“昭平沒有種植竹蓀的先例,就連林科院的專家也只是認為昭平從氣候、生態條件上適合種植竹蓀,但竹蓀生長需要環境條件極其苛刻,種植風險還是有點大。”清明過后,昭平的溫度條件不再適合大球蓋菇生長發育,為了全年能發展蘑菇產業,左培陽接受了林科院技術員的建議,清理干淨大球蓋菇殘留的菌種后,在竹林裡埋下了竹蓀菌種。

4月底,基地裡的4畝竹蓀菌種全部下地。種植能否成功?左培陽除了按種植要求管理外,隻能等待。“直到6月份看到地裡冒出竹蓀蛋,我懸著的心才稍稍鬆了一口氣。”左培陽坦言,漫長的等待,自己承受了很大的心裡壓力,一旦種植不成功,前一年種植大球蓋菇的收益打了水漂不算,土地不能完全利用的損失更大。

擴大種植規模,帶動貧困戶就業

竹蓀破蕾開裙一般在早上8點開始,11點左右結束,過了中午12點后,菌蓋上擔孢子成熟后會自溶,整個竹蓀子實體會萎縮倒下,不能及時採摘就會嚴重影響產量和質量,必須做到隨開隨採。竹蓀的採收時間短,採摘高峰期,合作社就要聘請大量周邊的勞動力到基地採摘竹蓀,這也為貧困戶提供了就業機會。

“我平時在家摘茶葉,過了春茶季茶葉的價格不是很好,我上午就來基地幫忙採竹蓀,下午回家摘茶葉,一舉兩得,每月還能多收入2000元。”貧困戶吳霞平說,他和本村另外3個貧困群眾在基地務工,增加了經濟收入。

“竹蓀具有很高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烘干后的竹蓀每斤能賣250元以上,市場行情也好,現在是供不應求。”左培陽說,竹蓀種植成功,就意味著基地一年四季都能種植這些新品種蘑菇,前景不可估量。

左培陽介紹,今年合作社和縣裡龍頭企業將軍峰公司簽訂了50噸大球蓋菇供銷協議。為了達到協議的產量並能供應本地市場,8月初,基地新種30畝大球蓋菇能提供30個以上的工作崗位。保守估計,基地下半年的產值將超過70萬元。

利用資源優勢,推動脫貧產業發展

昭平種植竹子歷史悠久,毛竹、篙竹、大頭竹等竹子曾被當地群眾廣泛種植。一直以來,當地群眾用毛竹、篙竹造紙和出售竹子給建筑公司做建房用的腳手架,用大頭竹筍加工成竹筍干出售,一度讓竹子的身價不菲。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竹子在造紙和建筑方面的利用被大大降低。多年來,竹子得不到開發利用,一度被閑置。竹子是可再生資源,老竹子被砍伐后,來年能長出更多竹子。多年不被砍伐的老竹子,會開花,開花后的竹子會影響到整個竹林,如不及時處置,整片竹林會開花枯死。

把老竹子粉碎,加入10%左右的麥麩,就是竹蓀和大球蓋菇的原料。大球蓋菇和竹蓀種植成功,讓昭平沉寂多年的竹林看到了轉型發展的希望。“昭平有優越的自然條件和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而我們廣東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利用昭平竹林生產出來的優質蘑菇,及時運到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大有作為。”受昭平縣后盾幫扶單位廣東肇慶鼎湖區委托,專門對接昭平縣產業發展的廣東政東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溫金才說。經過現場調研,他發現昭平竹林裡生長的竹蓀,完全是在純天然的環境下生長,旱時就隻噴洒點山泉水,長勢就非常好。

“綠色有機食品受市場熱捧,我向廣東的朋友推薦了昭平的蘑菇后,他們也很感興趣,准備過來洽談合作事宜。”溫金才堅信,昭平竹林下產出的蘑菇一定會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一旦推廣,前途不可估量。(王芳、左德強)   

分享到:
(責編:王芳、許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