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全力打造標准蠶房 助農搭上脫貧致富快車

【查看原圖】
潘維剛在使用快速取繭機。顏凱攝
潘維剛在使用快速取繭機。顏凱攝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2020年06月18日15:54

6月12日,筆者來到鹿寨縣黃冕鎮石門村扶貧產業園標准化蠶房,因為眼下正是蠶吐絲成繭即將上市的階段,蠶房內的水帘空調處於關閉狀態。但蠶農為了向筆者展示水帘空調的威力,打開了空調閥門,一絲絲涼意隨即襲來,即使外面的溫度超過了30℃,但蠶房內的溫度瞬間就降了下來。據該村駐村隊員陳光勇介紹,蠶在生長過程當中對溫度和濕度要求很嚴格,安裝水帘空調可以對蠶房進行補濕降溫,為蠶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的同時,還可以增加桑葉的水分,保証新鮮度,更有利蠶的生長發育。

在採訪中筆者了解到,這些標准化蠶房還設立了軌道喂蠶裝置,在蠶房兩邊設置軌道,中間橫放一個大型木筐,喂養的時候蠶農把桑葉裝在木框筐裡,繩索一拉,就可以在蠶的上空來回穿梭,輕鬆完成喂蠶工作。該裝置改變了以往蠶農彎著腰,背著桑葉,往返於墊在蠶虫間磚頭的傳統喂蠶模式,效率較傳統喂養提高了一半以上。蠶農潘維剛就是受益者之一,他曾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這些年也是因為養蠶於2016年順利實現脫貧。雖然養蠶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工,正因為有了這個標准化蠶房,即使他和老伴都已經超過了65歲,每年他們仍可養9至10批蠶,每批養2張左右,年收入近10萬元。

黃冕鎮的標准化蠶房致力於從養蠶環境到養蠶全過程為蠶農提供便利,除了水帘空調、軌道喂蠶裝置,還配備了自動化上蔟、自動化取繭器等“神器”供蠶農使用。“這個取繭器一腳踩下去,一拼蠶繭就全部採完了,比傳統採繭快多了,省工省力。”潘維剛高興地向筆者展示自動化取繭器。

黃冕鎮石門村扶貧產業園標准化蠶房總佔地面積8480平方米,建設有17個標准化蠶房大棚共2584平方米,小蠶培育房1個共150平方米,每個蠶房的設施配備齊全,以專業合作社的模式來運營,通過租賃的方式供蠶農使用。目前有19戶蠶農,其中包括8戶貧困戶在此養蠶,運用標准化蠶房喂養技術,實現增收。

黃冕鎮黨委宣傳統戰委員郭佑明說:“接下來,我們計劃將標准(化)大蠶房的技術運用在家庭農場、養殖大戶的蠶房升級改造上,推動全鎮桑蠶產業的快速發展。”

目前,黃冕鎮擁有桑園面積達5.4萬畝,鮮繭年產量400多萬公斤,實現產值超過2億元。(王文雙)

分享到:
(責編:陳露露、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