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慶說》實力“帶貨” 助力消費扶貧新升級

【查看原圖】
大塘鎮錦亮村滯銷的青頭鴨。何立根攝
大塘鎮錦亮村滯銷的青頭鴨。何立根攝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2020年05月20日17:44

人民網南寧5月20日電 “通過《良慶說︱駐村印記》這個視頻,我們了解到錦亮村的特產青頭鴨,購買青頭鴨不僅能幫助貧困戶解決部分滯銷問題,還可以作為福利送給我們的員工和抗疫工作者,這可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中建四局三公司廣西分公司黨總支部副書記吳芳梅說道。

5月18日,中建四局三公司廣西分公司攜手南寧市青年志願者協會、南寧市良慶區融媒體中心、南寧市良慶區良慶鎮蟠龍社區聯合大黨委走進南寧市良慶區大塘鎮,向當地貧困戶採購了一批青頭鴨並對錦亮村貧困戶和貧困學生開展慰問活動。

豐產不豐收 優質農產品愁銷路

錦亮村是貧困村,近年來,錦亮村在南寧市委宣傳部的定點幫扶下,牢牢把握良慶區“一核兩區三帶”中扶貧產業經濟帶發展契機,以特色產業帶脫貧,通過採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開展養殖,打造錦亮青頭鴨品牌,全村存欄量3萬羽。帶動23戶貧困戶養殖青頭鴨超1萬羽。

2020年伊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良慶區部分農副產品出現滯銷現象,錦亮青頭鴨的銷售也受到影響。

“受這次疫情影響,我們23戶貧困戶養殖的8000羽青頭鴨銷售出現‘腸梗阻’,能賣出去的也是低於成本價拋售。”錦亮村第一書記蒙雷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帶著青頭鴨“積壓嚴重”“出售價格低”的難題,蒙雷找到了良慶區融媒體中心。

一條視頻牽兩端 流量變成新“農資”

近年來,良慶區積極適應全媒體時代發展大勢,扎實推進城區融媒體中心建設,形成了“網、微、端、號、報、屏”多種載體全面融合的傳播矩陣,廣西雲良慶客戶端喜獲“2019廣西雲十佳縣級分端”的榮譽稱號,是南寧市7個城區中唯一獲此殊榮、成功蟬聯的城區。

為更好發揮縣級融媒體中心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作用,良慶區融媒體中心不斷創新宣傳方式,把黨政要務、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等方面的宣傳工作立體多元化,形成良慶特色,以《良慶說》節目為平台,聯合錦亮村推出《良慶說︱駐村印記》視頻,以“節目+帶貨”的模式,把《良慶說》變成連接產銷兩端的紐帶,互聯互通產業產銷需求,引來幫扶企業以及電商企業,積極開展電商銷售,採取線上、線下共同銷售的方式,幫助拓寬錦亮青頭鴨扶貧產業銷售渠道,打響錦亮青頭鴨品牌幫助村民增收。

與中建四局三公司一同被吸引來的還有廣西迎光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通過《良慶說》這個平台,我們了解到了錦亮村的青頭鴨這一扶貧項目,接下來我們將通過免費直播帶貨的方式,助錦亮青頭鴨的品牌叫得更響亮。”廣西迎光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子豪說。

“通過《良慶說》這個平台我們已經賣出2000多羽青頭鴨,把青頭鴨進行真空包裝放在網上銷售,不僅青頭鴨滯銷難賣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銷售價格也得到了保障。”蒙雷說。

電商平台“帶貨” 打通農產品“出村路”

為破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轄區農產品“走不出去”的難題,良慶區積極打造電商助農新模式,對電子商務進農村、進社區的企業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

據介紹,對電商企業在良慶區貧困村開展電商工作的,給予更多經費傾斜。對於帶動5—10戶貧困戶脫貧的電商企業,給予5000元的一次性經費補助﹔帶動10—20戶貧困戶脫貧的電商企業,給予1萬元的一次性經費補助﹔帶動整個村貧困戶脫貧的電商企業,給予2萬元的一次性經費補助。

電商助農的新模式,打通了優質農副產品的“出村路”,一定程度緩解了貧困地區農副產品銷售難題,促進了貧困群眾的增收致富,同時也拓展了產業發展思路,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大的電商動力。

對於《良慶說》下一步的發展,良慶區新聞信息中心副主任、《良慶說》節目策劃謝蒙龍說,《良慶說》將結合城區扶貧產業的相關資源與電商發展的大趨勢,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持續宣傳推廣線雞、韭菜、七齊土鴨、鐵皮石斛鮮品、肉鴿、空心菜等富有良慶“味道”的農副產品,讓良慶區的好產品“走”出去,幫助更多貧困村的農副產品打通銷路、打響品牌,助力扶貧產品的持續發展,共同助力脫貧攻堅,真正讓貧困地區的鄉親們荷包“鼓起來”。

此外,《良慶說》將走進企業,了解企業的生產情況和遇到的困難,搭建政府與企業、企業與社會、企業與企業之間溝通的橋梁,發揮橋梁紐帶的作用,幫助企業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促使企業做大做強,推動城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卜英豪 吳良藝 趙鳳霞 

分享到:
(責編:張芳、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