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廣西壯族自治區二七一地質隊主動順應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在努力防控單位疫情的同時,積極有序安全推動復工復產,經受住了“大考”,用實際行動上交了一份兩手抓、兩不誤的滿意答卷。
早部署、早謀劃、早安排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該隊早部署、早謀劃、早安排,一方面以緊之又緊的防控意識、嚴之又密的防控舉措抓牢疫情防控,另一方面提前謀劃抓好復工復產工作。
2月9日該隊下發實行彈性上班制的通知,要求職工從10日開始彈性上班,干部職工在桂林市過春節的原則上執行正常上班時間,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亦可在家辦公,能待在家裡線上辦的就不要到辦公室裡線下辦。市外過春節返程職工及時報告,春節期間在臨桂、桂林、南寧等辦公地以外過節的返崗人員(湖北地區除外)均自覺居家自我隔離14天,安排在家自我隔離辦公,以居住家裡線上辦公為主,確因工作需要到辦公室辦公的或確實需要到辦公室取材料等物品的人員,嚴格按防疫規程操作,要做好防護措施並盡量縮短在辦公區域的停留時間,14天后執行正常上班時間,延期返崗人員的正常上班時間順延。
在一手抓疫情防控方面,該隊屬單位負責人組織本部門職工和基地大院外來住戶填寫《廣西二七一地質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排查情況表》﹔基礎公司和物業管理科做好基地大院的清潔和預防性消毒工作,對公共設施和大院地面做好清潔工作,及時清運垃圾,定期對大院各公共區域進行噴洒消毒試劑進行消毒處理﹔現場上班人員做好各自辦公室的清潔消毒,保持室內通風,督促部門人員佩戴好口罩,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強基地大院疫情防控排查。
在一手抓復工復產的謀劃和落實方面,該隊早在2020年2月22日召開了中層以上干部會議,隊領導及時傳達了2月20∼21日在欽州召開的自治區地礦局2020年工作會議精神,初步部署了2020年工作,要求節后圍繞“三條工作主線”找准切入點和著力點,大力拓展大地質服務領域,增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政治責任感,以黨建工作新局面,引領全隊經濟轉型升級邁上新台階,奮力實現3大目標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有條不紊、緊鑼密鼓開展復工復產
節后由於疫情影響,該隊地勘工勘項目的野外工作尚不具備開工條件,主要安排抓緊抓好室內作業,做好全面復工復產的准備工作。該隊總工辦提出地勘工作總體設想:申請開展錫、鉛鋅、金等本隊優勢礦產勘查項目,重點加強岑溪佛子沖外圍鉛鋅多金屬礦和桂北地區錫礦勘查,力爭提交新的中型礦產地﹔申請稀有、稀散、稀土等戰略性關鍵金屬礦產調查項目,開展桂北偉晶岩中稀有稀散元素調查評價工作﹔開展建筑用花崗岩、石英砂等市縣域經濟發展急需的非金屬礦產勘查項目立項或投標工作﹔推進印尼多多河金礦勘查開發,爭取境外找礦開發工作取得產出收入上的突破。
為了把耽誤的時間補回來,該隊有條不紊、緊鑼密鼓做好七大方面的准備工作:
——做好國家項目(找礦突破和部門前期項目)選點立項的前期准備工作,收集近年來國家急需的金屬礦種和新興非金屬礦種的立項資料,參照近年來兄弟單位立項成功的經驗,盡快開展資料收集,確定立項方向和項目選定。
——加強項目技術管理工作,嚴格項目工作時間節點和原始資料的檢查驗收,實施項目計劃每月有工作匯報,兩月安排一次聯合檢查,努力提高地質勘查水平,爭取多出成果。
——重視地質技術服務工作與礦山企業融合,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利用對某一區域的地質資料和工作熟悉程度的優勢,盡量滿足礦山企業地質勘查市場需求,拉長地勘工作服務鏈,盡量切入到礦山各項工作中,改變該隊傳統的地質找礦模式。
——根據不同區域的地質工作特點和任務要求,優化項目人員的配備,建立項目管理激勵機制,對按時按質完成工作任務,預算執行好且取得較好地質成果的項目,給予一定的獎勵。
——境外地質勘查項目方面,針對印尼多多河中殘木較多和先前建造的吸砂船採金效果不理想的問題,通過論証后為已開展了兩年多的多多河砂金項目重新建造一挖砂船,目前挖砂船的組裝配件已全部運達印尼班達亞齊。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限制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入境,一旦該國政府允許入境,馬上開展項目工作,爭取早出效益。
——著力發揮技術優勢,拓展“大地質”服務領域,做好“十三五”第三批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價項目內業工作,盡早提交成果報告。
——為完成全區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參與相關市縣國土空間規劃項目,承擔實施自然資源統一調查和確權登記、不動產數據整合、“雙高”基地土地整治、建設用地勘測定界及報批、耕地提質改造、耕地后備資源立項、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立項等方面項目,積極融入地災防治技術支撐體系構建,參與防災減災,總結試點項目成果經驗,加強測量隊伍建設,做好人員和技術儲備。
此外,鑒於節后一定時期內依然處於疫情防控吃緊時刻,該隊兩個地勘分隊暫時沒有開展野外工作,其工作重點為室內整理資料和進行綜合研究,由各項目負責人組織項目組成員進行。廣西岑溪市大塘鉛鋅礦普查等5個地勘項目進一步整理圖件,對前期完工的槽探素描圖、老窿素描圖、鑽孔柱狀圖及綜合圖件進行矢量化,同時准備好去相關合作公司的匯報材料,或准備好隊級野外驗收項目的相關材料,修改完善下一步勘查工作方案。
該隊環調部的1:5萬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和桂林至柳城高速一標段,即永福縣境內臨時用地土地復墾項目以室內資料整理及成果編制工作為主。桂柳高速土地復墾項目正在進行臨時堆渣場用地比選方案調查工作。經濟發展科節后主要在室內進行線上聯系對接龍勝、臨桂、永福、陽朔4縣的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桂林至柳城高速一標段永福縣境內臨時用地土地復墾、興安銀劍鎢礦儲量核實工作,收集各地區的招投標信息,為復工復產做好准備。
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不誤
2020年2月24日,自治區地礦局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雙促進”視頻會議。無獨有偶,2月23日該隊下發《廣西二七一地質隊做好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也是在24日這天該隊將全部恢復正常上班,盡快實現全面復工復產。該隊在嚴密科學防控保護措施的基礎上大干快上,決心把新冠肺炎疫情給該隊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把疫情耽誤的時間奪回來,力爭全面完成2020年各項目標任務。
為此,該隊及時出台了復工復產“十嚴格”實施方案,堅決破除人員遲遲不上班、等待觀望、搞“持久戰”式的彈性工作制狀態,結束彈性上班,指導各項工作特別是野外項目復工復產工作有序快速推進,該隊屬單位向該隊管理層提交了加速全面復工復產的計劃安排和措施辦法。機關后勤服務部門調整辦公桌距離,實現全員上崗,全力做好包括疫情防控在內的各項服務工作,一切工作圍繞野外項目工作全面有序安全復工復產進行。
該隊基礎公司做好工程項目開工的疫情防控工作,提出先備案后開工和先物資后人員組織進場的原則,工勘項目開工經公司審查通過后方可組織物資、人員進場。由公司總工辦、工程部負責梳理項目開工情況,合理安排項目人員開工時間。項目復(開)工前,所有進場作業人員都簽訂了疫情防控承諾書,工程部和總工辦審核《施工方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應急預案》《宿舍防控措施》,對返崗人員前兩周內是否有流行病學史,或與其他地區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進行調查,並填寫《工地復(開)工人員名冊》《工地復(開)工人員排查登記表》。
項目開工期間,設立兼職衛生員,每日進行兩次體溫監測,上下午各一次,對項目人員和工人逐一進行體溫監測,建立人員日常健康監測台賬,檢查詢問是否有咳嗽、胸悶等症狀,如實填寫《體溫監測記錄表》《體溫監測匯總表》,及時掌握人員健康情況。所有進場作業人員要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佩戴口罩、安全帽、安全帶等安全防護用品及施工作業工具,做到專人專用,目前開工的項目均配備有足夠的疫情防護物資。
基礎公司目前復工復產30個項目,新開工12個項目,共計有42個工程施工勘察項目正在熱火朝天地實施。之前公司安全部制定了項目疫情防控檢查表,復工后抽查了陽朔縣生態環保科技園項目樁基及樁基超前鑽工程項目、興安縣高尚鎮尚義村委大楓橋村滑坡治理工程項目及桂林市物流園項目。開工項目均有專職人員進行現場管理,堅持每天對現場人員進行體溫監測,使用84消毒液、消毒粉和含氯泡騰片等,嚴格落實清潔消毒制度,對生活區、辦公區、生產區、食堂、廁所(含臨時)開展兩次以上的消毒工作。實行分餐制度,分時取餐,分散就餐,就餐人員分時取餐,避免聚集性排隊取餐,分散就餐相隔距離不小於1.5米,嚴禁多人聚集用餐。
目前該隊地勘5個續作項目,有的全面復工復產,有的進行了隊級野外驗收和質量檢查,二分隊還新開工了《興安縣牛塘界礦區鎢礦資源儲量核實》項目。環調部的金城江1:5萬地質災害詳細調查項目的后續野外鑽探工作和桂柳高速土地復墾項目開始組織實施。經濟發展科的龍勝、臨桂、永福、陽朔4縣的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桂林至柳城高速一標段永福縣境內臨時用地土地復墾、興安銀劍鎢礦儲量核實和招投標信息等4項工作的聯系對接,也在緊鑼密鼓地開展,有信心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全面完成2020年各項目標任務。(鄧治平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二七一地質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