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海1月10日電 哪裡有難題,哪裡就有黨員干部的身影。北海市海城區海角街道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為民服務解難題”為抓手,通過走進了小區、企業、學校,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切實讓群眾成為主題教育成果的最直接受益人。
走進小區,為居民的煩心事共商解難,老舊小區變身“潔美家園”
“俯下身子,發現問題,干出實效,群眾受益”。麗珠小區是一個市規劃局、廣播電視台等單位集資宿舍,房改之后處於無人管理狀態,臟亂差嚴重。海角街道班子成員開展調研過程中了解到情況,立即發動群眾、“雙報到”黨員一起組織整治,拆除了違章建筑,打通消防通道,清理積存垃圾,小區面貌一新。三中東裡房管小區居住的老年人居多,老城區缺乏居民休閑場所,一些老年群眾想一起聊聊家常都沒有地方,去年11月底開工建設的北部灣西路社區黨建休閑小廣場,從小廣場的設計到施工都征求了群眾意見,與群眾共商一致同意推進建設的一項為民工程。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海角街道走進小區,實施綜合整治,解決了麗珠小區、桂皮倉宿舍、風機廠宿舍等80個老舊小區的無序問題,維修改造了前進裡三巷等6條小街小巷,有效改善了群眾居住和出行條件,獲得群眾一致稱贊。
走進企業,為項目建設分憂解難,街道成為企業有求必應的“服務員”
熊晶綺是北海市古郡絲路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他感觸說,我們遇到問題,街道辦事處有求必應。去年12月19日,外沙旅游驛站正式啟用,妥善解決了外沙島棧橋安全隱患問題,提升該區域的旅游形象。這個項目曾於2018年啟動建設,但是由於外沙島歷史遺留問題,建設一度受阻。海角街道為了推進該項目建設,圍繞北海市古郡絲路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提出的瓶頸困難專題調研8次,協調了綜合行政執法、派出所等相關單位持續跟蹤服務,約談有異議的物業公司和企業,提出暫時擱置權屬問題,為項目建設掃清障礙。海角街道結合主題教育調研走訪,班子成員帶頭走訪企業11家,解決外沙旅游驛站項目受阻、外沙內港避風錨地整治維護項目施工便道等問題,助力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
走進學校,為家長的憂心施策解難,社區成為群眾常來常往的“暖心家園”
海城區第七小學不少家長為學生四點半放學而頭疼,有些家長因為工作原因無法按時接送,導致學生出現“真空管”狀態。街道在調研期間考慮到學生家長的憂心,通過“社工+社會組織+社區志願者”,開辦了獨樹根東社區“四點半”課堂,結果一位難求,滿足不了家長的需求。海角街道一鼓作氣,調動共駐共建單位資源,聯合了市交警一大隊等單位,在獨樹根西社區開辦第二個“四點半”課堂,深受家長歡迎。2019年海角街道投入服務資金近4萬元,打造了2個“四點半”課堂和外沙社區青少年之家為130名學生提供服務,參與課程人數達900多人次。為了拓寬服務學生的場地,外沙社區投入近17萬元建設了面積320平米的黨建微家·疍家小院,內設青少年閱覽室、黨群活動室,每逢周一、周五,社區總會傳來陣陣歡笑聲,由志願者帶領85名學生在這裡練習舞蹈、讀書看報、舉辦親子活動等等,社區成為學生和群眾喜愛的暖心家園。(陳克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