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

玉林市开启“AI+安全生产”数智监管时代

2025年10月24日09:38 |
小字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人工智能+”行动部署,推动安全生产从“人防”向“智防”转型,近日,玉林市正式印发《全市推广“AI+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AI+安全生产”场景应用推广工作,以科技赋能破解安全监管难题,构建“全域感知、实时预警、智能闭环”的新型安全治理体系。这意味着,玉林市安全生产工作开启了“AI+安全生产”数智监管新时代。

破解监管痛点,构建“人防+技防+智防”新格局。面对当前安全生产“人少事多、被动应对”的现实困境,玉林市应急管理局、玉林市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紧扣“不发生重特大事故”底线思维,主动对接广西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及其研发的“应安联人工智能+安全生产大模型”,结合玉林产业特点,推动AI技术在矿山、化工、工贸、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的深度融合。该系统依托AI视觉识别、风险监测预警、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技术,将普通工业摄像头升级为“智能哨兵”,实现人员行为、设备状态、环境风险的实时识别与分级预警,推动安全监管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防控”转变。

10月17日,玉林市安应委办公室召开推广“AI+安全生产”业务动员会议,宣布在全市范围内启动“AI+安全生产”场景应用工作。

动员会上,广西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专家介绍安全生产AI工具的研发及应用情况并进行功能演示。

多元推广模式,助力大中小微企业“轻量化”转型。针对不同企业类型,玉林市创新推出六大推广模式:企业直接采购或通过安全责任险保费列支方式获取AI产品服务;园区/集团可选择统一采购或私有化部署,配套监管端与定制化训练;政府部门采购用于执法与网格巡查;小微企业则通过“小微智管”小程序实现“零门槛”AI赋能,费用由保险兜底。这种分层分类的服务模式,确保各类企业都能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接入“AI+安全”生态。

分步推进战略,系统构建“AI+安全生产”玉林模式。按照方案,玉林市将采取“三步走”策略,稳步推进“AI+安全生产”落地生根。第一阶段:试点探索,精选一批重点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作为先行试点,聚焦高危环节和痛点场景,开展AI技术应用实践,建立本地化的AI需求清单,探索有效的应用模式,并总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初步经验。第二阶段:树立标杆,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将应用范围有序扩展至广大中小微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区域和行业代表性的“AI+安全生产”标杆应用场景,通过示范效应带动整体提升,并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工作机制与方法。第三阶段:全面覆盖,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全面推广,推动AI技术深度融入安全监管、风险监测和应急指挥等各个环节,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全面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最终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技术支撑”三方协同,加速构建“AI+安全生产”数智监管新体系,推动企业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从经验管理走向数据驱动,从被动应对走向主动防御,形成玉林市“AI+安全生产”长效发展机制。

玉林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刘峰表示:“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推动AI技术真正成为安全生产的‘千里眼’‘顺风耳’‘智慧脑’,为玉林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基石。”“AI+安全生产”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一场治理理念的深刻变革。当AI成为守护安全的“新常态”,玉林正以智慧之眼,守望每一个生产现场,以科技之力护航安全发展。

来源:玉林市应急管理局

(责编:庞冠华、陈丽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