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

金秋瓜里迎丰收 消费助农暖人心

2025年10月14日10:59 |
小字号

金秋十月的桂北乡村,山间弥漫着丰收的香甜。资源县瓜里乡瓜里村与白水村的果园里,金黄的黄梨挂满枝头,紫红的百香果藤蔓垂坠,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然而,不久前,满园硕果却让村民们喜忧参半——产量上去了,销路却成了难题。

“看着这么好的果子挂在树上,心里着急啊。”瓜里村果农老唐望着自家果园,语气中透着焦虑。他家种植的黄梨今年迎来丰产,预计产量可观,但销售渠道迟迟没有着落。

转机出现在九月下旬。瓜里村与白水村驻村工作队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展开行动。工作队员们穿梭在田间地头,一箱一箱地统计待销农产品,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家的产量和品质特点。

时值国庆、中秋双节消费旺季,工作队敏锐地抓住这个时机,决定依托工会福利采购渠道开展消费帮扶。他们精心准备了农产品推介材料,包括果品检测报告、实地拍摄的照片视频等,分别向后盾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与资源县人民医院作了详细汇报。

“这些黄梨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日照充足、果肉细腻;百香果则是生态种植,果香浓郁。”在工作队的积极沟通下,两家后盾单位很快作出回应。采购通知发出后,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出版社编辑小陈一次就订购了五箱黄梨:“既能吃到放心水果,又能帮助农民,一举两得。”在短短一周内,通过工会集中采购和职工自发购买,共计销售黄梨1250箱、百香果280箱,销售总额达7.6万元。

对于瓜里村的唐大哥一家而言,这次销售意义非凡。此前因家人生病致困的他们,靠着这次销售收入,不仅付清了医药费,还有了继续发展产业的启动资金。“驻村工作队真是我们的贴心人!”唐大哥激动地说,“从联系销路到帮忙采摘包装,他们都亲力亲为。今年我可以安心扩大种植了。”

在农产品打包现场,村民们忙着分拣、包装,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一箱箱精心包装的农产品被整齐地码放上车,即将运往城里。驻村工作队员小伍一边帮着贴标签一边说:“看到村民们的笑脸,我们再辛苦也值得。”

此次消费帮扶不仅解决了农产品销路问题,更重要的是探索出了一条“产销对接”的可持续发展路子。瓜里乡将总结此次经验,持续大力推广“工作队+后盾单位+农产品”的帮扶模式,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眼下,瓜里村的果园里,村民们正在为明年的生产做准备。消费帮扶带来的不仅是眼前的收益,更是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王科 伍俊蒲)

来源:资源县委宣传部

(责编:庞冠华、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